crossorigin="anonymous">

恨不得撞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力的楚軍,卻每戰皆北,前後迥異,其中必然有詐;

突竭斯人自西而來,現在為什麼要向北撤?原路返回,有北梁人接應,不是更好嗎?只能是北面更適合他們設伏;

戰事爆發已經快一個月了,北梁人的主力在哪裡?不可能主人在前面衝鋒陷陣,狗在後面看戲,他們一定在憋什麼大招;

還有後勤問題……

還有軍心問題……

漸漸地,所有人的臉色都凝重起來。

他們都是在突竭斯人手裡吃過虧的。

他們曾像狗一樣被韃子攆得到處跑。

他們的隊旗、哨旗被敵人繳獲或損毀,成為無建制的散兵。

他們知道韃子騎兵的厲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寧易的判斷,認為大軍恐怕正在落入韃子的陷阱之中。

但即使接受了這一點,大家商議的結果卻是,寧字營什麼都做不了。

因為力量相差過於懸殊。

如果寧字營有一萬人,也許能影響戰局。

但一千一百人,恐怕連朵浪花都翻不起來。

不過,雖然救不了燕山大軍,但如果楚軍真的潰敗,寧字營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比如加固城防。

只要端州城釘在這裡,突竭斯人就不敢大舉南下或東進。

等楚軍再次反攻的時候,端州城又是一個最有力的支撐點。

“如果參軍認定大軍很快會潰敗,那端州城裡的糧草輜重,就不能再往前線送了。”

一個叫竇懷仁的哨長語出驚人。

他認為必須將這些物資扣下,以備可能再次發生的守城之戰。

但這是違抗軍令。

被查實後是要砍頭的。

大家商議之後,還是先決定先找各種藉口拖延。

等形勢明朗之後,再扣下這些物資。

另一個哨長褚景崇則提議,往汶水以北派出斥候,以及時掌握事態變化。

這個寧易同意,並且決定親自帶隊。

這一決定遭到眾人強烈反對。

“參軍是主將,不能輕易離開駐地。”

“要加固城防的話,還需要參軍主持大局。”

褚景崇則直言不諱:“斥候可不是光勇武就行,參軍根本就不專業。”

但這個時候,寧易又不講民主了,執意要親自去。

城防的事,有手下這些老兵就夠了,他留下沒多大的用。

至於斥候,他雖然不專業,但他有系統啊!

起碼可以預知戰鬥,提前規避。

他的營總共就十幾匹戰馬。

一個夥的斥候,是從一千多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個頂個的金貴。

要是都折在汶水以北,可夠他心疼的。

會後,他指派資歷最老的竇懷仁,替他主持城防。

他自己則帶著斥候隊立刻出發。

兼任斥候隊長的褚景崇也一同前往。

到達汶水邊時,他又突發奇想。

“能不能到上游築壩蓄水?等韃子過河的時候,再掘開放水,水淹韃子,還能將他們截成兩段。”

但褚景崇搖頭。

“參軍想法是好的,但築壩需要發動大量民夫,而且沒有十天半個月,很難築成。”

十天半個月?

那黃花菜都涼了。

寧易只能放下這個念頭。

他最後嘆了口氣,然後騎著馬,帶著十一個忠誠的部下,踏過浮橋,走向了汶水對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赤眼狼兵

赤眼狼兵

魚棚柺子
關於赤眼狼兵:群像+偶遇+戰爭+陰謀+異物+野人+政權顛覆春秋末期,宋國吞併曹國,曹國後人不甘心,圖謀復立曹國;鄭國寵臣覬覦宋國的雍丘城,想要將之據為己有;十幾年前的一場宮廷悲劇,導致宋國一位年幼的公子流落邊塞;戰國初期的宋國,新君子德剛剛登基,即刻有大臣謀反;而相鄰的鄭國則虎視眈眈、心懷不軌;各種隱患和挑戰,給子德和他的朝臣們帶來重重危機。流落邊塞的宋國公子,歷盡重重磨難,與遊醫、野人、乞丐相
歷史 連載 119萬字
強弓勁弩

強弓勁弩

水做的骨肉
關於強弓勁弩: 秦國大王嬴政繼位,一個新的帝國時代悄然來臨,首當其衝的是韓國,作為五代相國之後的張良,轉瞬間,國破家亡。輾轉流離,只為能施救父兄,盡平生之所學,經世間諸多困苦,百折不撓,依舊難阻天命。少年嬴政,從涉世不深,到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壯志凌雲。本欲萬世師表,卻識人不清,終為大奸似忠之人所累,只十餘載,大廈既傾。
歷史 連載 1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