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恨不得撞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陶珪現在每天都樂得合不攏嘴。

他應該是大楚歷史上……

不,他應該是整個中原有史以來,最財大氣粗的戶部尚書。

現在就是在恩師湯銘賢面前,他說話的嗓門都大得很。

國庫裡的兩千多萬貫銀錢,就是他的底氣。

唯獨一到寧易面前,他就立刻變得低聲下氣、點頭哈腰、奴顏媚骨……

此人對寧易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公開吹捧寧太保“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馬定乾坤”。

完全喪失了一個二品大臣該有的骨氣和操守。

但是,當寧易找他撥款修運河時,此人立刻變臉:“太保要修運河,去找工部老溫啊,找下官幹什麼?”

寧易道:“光找工部有什麼用?你不給我錢,我怎麼修運河?”

陶珪答道:“修運河不需要錢啊!現在正是農閒時節,找工部徵發地方役丁就行。”

“我能不知道嗎?但你也不能一毛不拔呀!”

《楚律》規定,男子滿十六歲成為丁,一直到六十歲,每年要為朝廷無償服徭役三十天。

不僅無償,就連口糧都特麼得自帶。

剛看到這條規定時,寧易都震驚到無語了。

他帶兵打仗時也徵用過民夫,但起碼會管人家的飯。

他從此對封建王朝的黑暗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難怪勳田那麼受歡迎。

畢竟勳田不僅免田稅,還能免除一戶三丁的徭役。

他提出,由朝廷給役丁們提供口糧,並象徵性地發一點工錢,

結果,他基於人道主義精神提出的這一人性化建議,竟遭到了朝廷上下的全體反對。

反對的理由五花八門。

主要的有兩條。

一是如果開了這個先例,那以後朝廷再徵用民夫,那些刁民們肯定會比照這次,要朝廷付工錢,那朝廷的財政壓力會大增。

二是會助長貪汙腐敗之風。

畢竟這些錢糧的統計發放,都要人去操作。

這其中免不了會有各種灰色操作。

經過層層卡拿之後,真正到役丁手裡的,其實也不會有多少。

但是寧易堅持己見。

他頂住壓力據理力爭。

爭不過他乾脆掀桌子,稱要是不按他說的做,他就把賣國債的銀錢全部還回去。

特麼的自己費盡心思賣國債,不就是想用錢砸出一條運河來麼?

要是不用錢,他費這個勁幹什麼?

他是真的生了氣,誰勸都不好使。

就連老丈人都不管用了。

最後還是皇帝出來做和事佬,雙方才各讓一步。

他不再堅持給役丁發工錢。

朝廷也同意為役丁提供全部伙食。

一場危機總算消弭於無形。

朝廷百官這次算是見識到了他的固執,但同時也發現,這位殺人如麻,心硬如鐵的軍事統帥,竟有一副菩薩心腸。

“這樣也好!”湯銘賢在政事堂對其他幾位朝中大佬說:“這總比飛揚跋扈、殘暴不仁好!”

眾人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其實寧易只是害怕。

前世隋煬帝就是因為修運河才搞得天下大亂。

元末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索好像也是修河堤。

想一想,幾十萬壯丁聚在一起,吃不飽穿不暖,工作壓力又大,個個怨氣沖天,這太容易出事了。

因此,在專案順利開工後,他讓商才全面統籌,自己則帶著親衛,沿著運河一段段地巡視。

朝廷諸公的擔憂果然變成了現實。

竟真有人趁這機會上下其手,貪墨公款。

有些役丁收到的糧食,半袋子都是土塊石子。

朝廷明明是按採購鹹菜撥付的錢款,結果最後役丁得到的是一塊塊醋布。

寧易這時候又向世人展示了他冷酷的一面。

從動工的第一天起,他幾乎每天都在殺人。

殺完後,他還讓親衛將犯人的頭砍下來,用竹竿插上立在河邊,以儆效尤。

在他的雷霆手段下,貪汙之風才勉強被剎住。

其實他有些多慮了。

就算糧食裡摻點石子,就算是醋布,民夫們也沒什麼不滿意的。

往年可是連這些都沒有。

雖然現在挖河築堤是很辛苦,但起碼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諸天群裡的帝皇三劍客

諸天群裡的帝皇三劍客

大神請讓路
諸天最強皇帝評選賽上。</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諸天群裡的帝皇三劍客》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諸天群裡的帝皇三劍客:</p>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