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嘩嘩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國演義》的片頭曲很好聽,流傳度也很廣,就算是如小六小七自稱對三國不大瞭解的人,也能跟著哼完這首歌。
小六更是想起了一件往事:“我高中那會兒,有一回考試考課外詩詞,就考到了這首《臨江仙》,可這詞我從來沒背過,只好在腦子裡開始唱歌,你別說,那個空真靠唱歌給填出來了!”
小七吃著零食道了聲“哦”。
小六見沒人捧場,也沒有說的慾望了。
小五則又說道:“不過這導演真的厲害,前有《紅樓夢》後有《三國演義》,風格完全不同,結果都拍的好好,就這還說自己不會拍古裝劇,真是太謙虛了!”
小六說:“不是謙虛,是敬畏!現在那些導演們,但凡對經典有一點敬畏之心,也不至於拍出這麼多狗屎了!”
隨著她們的廢話說完,片頭曲也結束了,字幕再次出現,“第一部 群雄逐鹿”,“第一集,桃園三結義”。
秦漢四帝:哦,亂世裡的故事啊!
【一群人浩浩蕩蕩向高大的皇城走進,旁白聲講解道:“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之際,五霸爭雄;戰國之時,七雄並立,紛爭戰亂五百餘年,最後統一於秦。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最後又統一於漢。”】
秦始皇一下站了起來:什麼!!大秦亡了?!
而兩漢三帝也暗覺不好,怎麼這故事從我大漢說起了?難不成,這講的是大漢滅亡的事情嗎?!
只有羅本連連點頭: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實在是總結的太好了!!
(《三國演義》小說開頭的一段議論之言,是毛宗崗寫的。)
【旁白沒有停頓,繼續說著:“東漢章和二年,公元八十八年,年僅十歲的漢和帝繼位後,利用宦官勢力,一舉擊垮竇太后及其兄長大將軍竇憲,宦官直接參與朝政,這便是東漢末年宦官干政的開始。”
走進皇城的官員們,終於來到小皇帝的面前,他們對著小孩子漢和帝,高呼萬歲。】
兩漢三帝也全都站起來了!
劉邦心想,怎麼說了個東漢?難不成還有什麼西漢北漢南漢?這到底是傳到哪輩子去了?
劉徹則想的是,居然是宦官干政!到底是怎麼想的,立這麼小的孩子做皇帝?
果然母強子弱,是萬萬要不得的!
而從未聽過漢和帝名號的劉秀則已經暗暗認定了,這個小兒皇帝,這個寵信宦官的皇帝,一定就是自己的後輩了!
只是鬥母族你可以用妻族啊,為什麼要用宦官呢!
而小五適時點評了一句:“東漢幼兒園,開始了。”
劉秀:什麼??
【天幕上的旁白又接著說:“其後數十年間,宦官弄權,爭鬥愈烈,漢殤帝、安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等,皇位更替頻繁,朝政日益衰敗,加之地方豪強橫徵暴斂、兼併土地和連年天災,致使貧民百姓在飢餓與死亡線上掙扎。”
而隨著旁白的訴說,一個個或不知事、或懵懂、或茫然、甚至被人強迫喂藥的幼年天子,挨個閃過。空虛的龍椅後,是荒蕪的土地、滿地的白骨和流離的百姓。】
劉邦不禁嘆氣,想起了秦始皇后,天下便是如此悽慘,他登位後致力於休養生息,也是不願再看到如此場景。
只是到底子孫不爭氣啊!
而劉徹正值大漢強盛之時,根本受不了見到王朝衰落,想要罵人但一想到這是自己的後世子孫,最終也還是忍了下來。
只有劉秀無奈自責,終是讓百姓們,再度過上了這樣艱難的生活啊!
秦始皇:嗯?怎麼光講這個漢朝是怎麼走向沒落的,就不能多講兩句我們大秦嗎?
【硝煙再起,黑暗遮蓋住了太陽,但火把卻又出現在了大地之上,頭戴黃巾的張角出現了,他帶領更多的人舉著火把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畫面上出現了四個大字“黃巾起義”,旁白也繼續說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成千上萬的飢餓人民,高舉義旗、鋌而走險,終於在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正月,爆發了黃巾起義,起義軍焚燒官府、殺戮官吏、佔領城邑。戰火迅速蔓延,天下相應,京師震動。”】
小六嘆氣:“我永遠記得高中歷史老師說過的話,說我們國家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勤勞能忍的民族了,他們的要求也從來就很簡單,能活下去就好。可是這些封建王朝,每每走到末期,卻都不讓百姓活下去!所以我們國家的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