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盧世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來到了講經室,金有妙繼續講道德經。他說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使心靈處於極度的虛無,牢牢保持這種寧靜,萬物隨著六根好像在心裡升起又落下,我就由此能夠觀察到迴圈往復的規律。

所以說,萬物雖然紛紜繁雜,終究會各自返回其根本。返回根本就是這六根不用時的清淨,即為妙心道本的虛靜。這種虛靜就是又使生命產生的本源。

生命的反覆來去就是永恆的規律了,知道這個永恆的規律就是明白的人,不知道這個永恆的規律而肆意妄為就有兇險了。明白萬物在道中起落就能有所包容,有所包容就能公平公正,只有公平了,天下各處才能都能被顧及。也就沒有不來歸順的了,這樣的包容歸順就是天的德化了。包容一切,歸順自然,就是合於大道了。合於大道就可以長久。道雖然沒有身體,但萬物在道中的起落不會停歇怠慢,萬物能變化常住,實道本自在”。

金靈聽完說道:“產生萬物的那個本源就是我們的心,對嗎?”。

金有妙說道:“是的,一切本自在,就是我們的本心,它就是道體,從不是從哪裡來的,也不會到哪裡去,有亙古不失的覺明之性。因明白而產生了妄見,標記了道體,就是萬物了。這種標記是透過六根實現的”

金朵問道:“那這六根哪裡來的?”。金有妙說道:“六根就是覺明之性,即道性本自在,是這種明白之性又因為明白,而分別了此種明白,名為見聽嗅嘗覺知”。

金有妙又說道:“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 ,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這裡是說,最好的統治者,別人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點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讚美他,再次一點的統治者,別人害怕他,再次一點的統治者,別人輕慢侮辱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悠然自得,不會輕易發號施令,功到自然,事遂人願,百姓都會說,我本來就是這樣”。

金有妙繼續說到:“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裡的意思是說,大道廢棄了,才提倡仁義,智慧出現了,才會產生詭詐,家庭六親不和,才提倡孝子慈夫,國家陷入混亂,才會出現忠臣。這句話主要體現了社會的執行也在道中,大道會自然調節,人們主觀定義規矩,是離大道越來越遠,並不是越來越近。這種調節主要體現在苦上,人們有欲,萬物乃生。人心有苦,萬物乃歸。這是自然的往復調節之理”。

馮妙元說道:“這就如同人們覺察到愛情的苦自然就會不去結婚,孩子就不會生出來,其他都是這個道理,慾望一定會產生苦對嗎?”。

金有妙說道:“是的,所以去掉苦的辦法,唯有損私去欲”。

金有妙繼續說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簡素抱朴,少思寡慾 ,絕學無憂。

這裡的意思是說,杜絕聖賢的權威,拋棄所謂的智慧,人民可以得到最大的好處。拋棄仁義等法則,人民才能迴歸孝慈。拋棄機巧和厚利,盜賊自然會消失。聖智,仁義,巧利全是包裝的概念,有它的不足,只能讓一部分既得者受益,大部分人恰恰被奴役。

外表樸素,內心純真,取消思慮妄想,減少慾望,所以沒有才能,沒有知識,沒有亂七八糟的概念就不會憂愁”。

金有妙繼續說道:“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這裡的意思是說,謙遜柔順與怠慢憤怒的差別在哪裡?善與惡的差別在哪裡?人人畏懼的與不可以畏懼的,不可理清。

這裡的荒是表達思考也會像荒漠一樣窮盡。根本找不到這兩者的中心分界在哪裡。

眾人喜歡繁華熱鬧,喜歡錦衣玉食,喜歡嬉戲玩樂,而我喜歡淡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風水金瞳

風水金瞳

天仙地瓜
關於風水金瞳:&&天人合一八卦星,陰陽行五行乾坤明。山環水抱曲有情,風水寶地造化成。&&看風水何必用羅盤,一雙神奇的異能金瞳,看穿紅塵俗事,贏得財富美人,混得風生水起,坐看雲捲雲舒。&&--------------------------------------&&新書
歷史 連載 2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