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小衛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要求將張勝的全家誅殺。然而,使者剛剛出發,張勝就從匈奴回來了。盧綰見到張勝後,當然非常生氣,想要將他斬首示眾。但是,當張勝詳細地向盧綰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後,盧綰也被他說得有些心動了。於是,盧綰私下裡赦免了張勝的罪行,而是找了一個獄中的罪犯,將其綁到市場上,砍下他的頭顱,然後宣稱這就是張勝。盧綰雖然表面上處理了張勝的事情,但私下裡卻讓他再次前往匈奴,希望與他們建立更緊密的聯盟。同時,盧綰還派遣了屬吏範齊去見陳豨,鼓勵他盡全力抵抗漢朝的軍隊,不要太過擔憂。然而,事與願違,陳豨的抵抗並沒有持續太久,他最終在當城戰敗身亡。這使得盧綰的計劃落空,他心中充滿了悔恨和恐懼。就在這時,漢朝的使者突然到來,傳達了高祖的命令,要求盧綰入朝。盧綰心中明白,此時入朝無疑是自投羅網,他怎敢輕易前往呢?於是,他只好找藉口說自己生病了,無法應命前往。

漢朝的使者回去後向高祖彙報了情況,但高祖並沒有立刻決定攻打盧綰。於是,他又派了闢陽侯審食其和御史大夫趙堯兩位使者,讓他們一起去燕國,看看盧綰的病到底是真是假,同時也再次催促盧綰入朝。兩位使者迅速趕到了燕國的都城,盧綰得知後更加驚慌,還是假稱自己病重臥床,不能出來相見。不過,他還是把西邊的使者留在了客館裡招待。兩位使者在燕國待了好幾天,心裡不免有些焦急和煩躁,他們多次和燕國的官員們提到,想要進盧綰的內室去看看他的病情。燕國的臣子們按照使者們的要求向盧綰彙報了情況,盧綰聽後長嘆一聲,說道:

“以前異姓王一共分封了七個國家,現在只剩下我和長沙王兩個了,其他的都已經被消滅了。過去韓信被滅族,彭越被剁成肉醬,這些都是呂后的主意。最近我聽說皇上病得很重,政權都落在了呂家人手裡。呂后這個女人,陰險狠毒,喜歡殺人,專門殺害我們這些異姓功臣。如果我現在去都城,簡直就是自尋死路。我還是等皇上病好了再去請罪,或許還能保住性命呢!”

燕國的臣子們於是把盧綰的話轉告給了兩位使者,雖然沒有完全按照盧綰的原話說,但也大致傳達了他的意思。趙堯還想和盧綰的臣子們解釋一下,但審食其聽了他們的話後,感覺其中似乎含有對呂后的不滿,這讓他心裡很不舒服。於是,他阻止了趙堯繼續解釋,和趙堯一起匆匆返回都城向高祖報告。其實,審食其之所以袒護呂后,是因為他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隱情,我們後面再詳細交代。

高祖聽了兩位使者的回報後,已經感到非常憤怒了。緊接著,他又收到了邊境官吏的報告,說燕國的臣子張勝仍然作為燕國的使者,在與匈奴交好,並沒有像之前所說的那樣被盧綰處以滅族之刑。高祖一聽,不禁勃然大怒,喊道:

“盧綰果然造反了!”

於是,他立刻命令樊噲率領一萬大軍去討伐盧綰。樊噲接到命令後,立刻就出發了。高祖因為盧綰也背叛了他,感到更加氣憤,這一生氣,又導致他之前的箭傷崩裂,血流不止。費了好大的勁,用了藥才把血給止住。但是高祖的傷口還沒有痊癒,疼痛讓他難以忍受,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他回想起攻打陳豨的那一仗,原本打算讓太子出征歷練,可呂后卻從中阻撓,讓他不得不親自上陣,結果在戰場上中了箭,受了很重的傷。高祖覺得這都是呂后在害他,心中十分憤恨。因此,每當呂后和太子前來探望他的病情時,他總是會忍不住痛罵他們一頓。呂后和太子受不了這樣的責備,往往選擇避開不見,以免時刻都要忍受罵聲。這時,正好有個侍臣和樊噲關係不和,他瞅準了一個高祖身邊沒人的機會,走上前來說壞話:

“樊噲是皇后的妹夫,和呂后關係緊密,我聽說他暗地裡在策劃,等皇上您百年之後,就領兵報復,把戚夫人、趙王如意等人都殺掉,這事兒可不能不防啊!”

高祖一聽,瞪大了眼睛,生氣地問道:

“真有這事嗎?”

侍臣連連點頭,說是千真萬確。於是高祖把陳平、周勃叫了過來,躺在床上對他們說:

“樊噲和呂后穿一條褲子,盼著我早點死,真是可恨到了極點!現在我命令你們兩個人乘坐驛站的馬車趕緊去,務必迅速砍下樊噲的頭,不能有任何差錯!”

陳平和周勃聽到高祖的命令後,兩人對視了一眼,都不敢出聲反駁。高祖對陳平說:

“你要儘快把樊噲的頭顱取來,越快越好!”

接著又對周勃說:

“你就代替樊噲擔任將領,去平定燕地的叛亂!”

兩人看到高祖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雙子諸天遊記

雙子諸天遊記

我在踩影子
關於雙子諸天遊記:新作品出爐,歡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說閱讀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你們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我會努力講好每個故事!本文大部分屬於日常文,打鬥比較少。本文中會出現與原著不同的地方,請不要噴,本文中會出現解釋的。我是一個純新人,寫得不好請大家見諒。
歷史 連載 76萬字
水滸:大宋江山萬里

水滸:大宋江山萬里

盛崖有餘
特種兵穿越到北宋時期,橫空出世的盛偉,偶遇潼關周侗及千秋萬代之民族英雄岳飛朝野六賊禍亂朝綱靖康之恥,至百姓於水火一統大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於華夏蒼生共赴小康...
歷史 連載 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