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呂太后的權謀天下 (第2/4頁)
小衛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長樂宮,複道兩邊都築有圍牆,這樣他就可以每天方便地來回於兩宮之間,而不會影響到外面的百姓了。當時,惠帝緊急召集工匠,要求他們限期完成複道的建造。就在這時,叔孫通進宮向惠帝進諫說:
“陛下新建的這條複道,正好擋住了高祖皇帝衣冠出遊的必經之路,這樣做豈不是對祖宗的大不敬嗎?”
惠帝聽後非常吃驚,連忙說道:
“我一時疏忽,沒有仔細考慮周全,才犯下了這樣的錯誤。我現在馬上就下令停止建造。”
叔孫通卻回答道:
“作為君主,不應該有輕率的舉動。現在複道的建造工程已經啟動,並且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怎麼能再下令停止呢?”
惠帝有些不知所措,問道:
“那我現在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叔孫通又建議說:
“為了陛下考慮,只能在渭北地區另外建造一座原廟,讓高祖皇帝的衣冠出遊時改道渭北,這樣就不必每個月都經過這裡了。而且,廣泛建造宗廟,也是盡孝的表現,沒有人會對此提出批評的。”
惠帝聽了叔孫通的建議後,原本的驚慌轉為喜悅,他再次下令讓有關部門去增建一座原廟。這個“原廟”的名字,意思就是重新建造一座廟。以前,高祖的陵墓就建在渭河的北面,陵墓外面還有一個陵園。高祖生前留下的衣冠和法器等物品,都被收藏在一個屋子裡。按照以前的規矩,每個月都會把高祖的衣冠取出來,放在皇帝出行的車駕上,再由有關部門護衛著,到高廟去出遊一次,這個儀式就被稱為“遊衣冠”。但是,高廟位於長安城中,高祖衣冠出遊時經過的路線,恰好與惠帝所建的複道是同一條路。因此,叔孫通才會提出這樣的諫言,並替惠帝想辦法,確保兩邊的路線不會互相沖突。叔孫通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揣摩惠帝的心意,迎合他的想法,並善於領會和執行他的意圖,但這並不值得後世效仿。等到原廟即將竣工,複道也已經建成的時候,惠帝就可以經常自由地前往長樂宮了,呂太后也無法再阻止他,只能任由他來去自如。不過,呂太后自己也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以免露出什麼破綻。
之後,兩座宮殿裡頻繁發生怪異災難,火神似乎特別關照這裡,害得宮女們時常提心吊膽。從惠帝四年的春天一直到秋天,宮裡總共發生了三次大火。長樂宮裡的鴻臺和未央宮裡的凌室(就是藏冰的屋子,冰室失火真是奇怪)先後被燒燬。還有織室也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損失無法估量。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宜陽地區下起了血雨,十月份打雷,冬天裡桃李開花,棗樹結果,這些都是古往今來很少見到的。也都是陰盛陽衰的預兆。
過了一年之後,相國曹參因為生病去世了,朝廷賜給他“懿”的諡號,他的兒子曹窋繼承了平陽侯的爵位。呂太后回想起高祖生前的囑咐,打算任用王陵和陳平為丞相。她考慮了兩三個月,時間已經來到了惠帝六年,於是她決定讓兩人分別擔任職位,廢除了相國的名號,特別設立了左右兩位丞相的職位。其中,右丞相由王陵擔任,左丞相由陳平擔任,同時還任命周勃為太尉,共同輔佐王室。不久之後,留侯張良也因為生病去世了。張良原本身體就不好,加上他目睹了高祖屠殺功臣的殘酷場面,便以生病為由,選擇深居簡出,避免捲入宮廷鬥爭。他平時常找藉口說自己在學仙術,因此不吃五穀雜糧。等到高祖去世後,呂后因為張良曾經幫助保全了惠帝的皇位,所以對他特別優待。呂后曾經邀請張良參加宴會,強行讓他吃東西,並對他說:
“人生在世,就好像駿馬跑過狹窄的縫隙那樣短暫,你又何必如此自找苦吃呢!”
呂后也是抱持著及時行樂的心態,所以樂於尋找歡樂,甚至與人私通。張良則依然保持著往日的飲食習慣,照常加餐。然而,最終他還是因病去世。呂太后為了表示對他的特別哀悼,賜予了豐厚的喪葬禮品,並追贈他諡號為“文成”。張良曾經跟隨高祖到谷城,從山下得到一塊黃石,他視這塊黃石為圯上老人(指張良的師父,曾給他《太公兵法》)的化身,特地在家中設座供奉。他臨終時留下遺囑,要求將這塊黃石與他一同葬入墓中。張良的長子張不疑按照慣例繼承了留侯的爵位,而他的次子張闢疆當時只有十四歲,但呂太后為了感激張良的功勞,破例授予他侍中的官職。誰知道那些有功之臣和尊貴的親戚們,一個接一個地離世。留侯張良剛剛安葬完畢,緊接著舞陽侯樊噲也去世了。樊噲不僅是呂太后的妹夫,還是高祖時期的得力老臣,所以朝廷對他的喪事自然給予了特別的優待,追贈他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