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土豆有限 (第2/3頁)
易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只認為到了京城已經是大都市了,並未曾細究。
就這樣糊里糊塗穿越過來。
在會門口,李子軒亮出自己的證件,並告知他的來意:“同志你好,我是依照伯父來信,特地前來四九城的。”
“這是我身份證明以及介紹信……”
手續完善,證件上的照片蓋有鋼印。
儘管此刻形勢嚴酷,但逐漸清繳的敵人 減少了,政策也有了緩和的跡象。
而南平雖算不上遠方,但也算京城郊區。
審驗人員確認了他的身份,目前京城仍在軍事管制之下。
對於外鄉人尤其是沒有親友擔保的情況來說,長期定居必須由會進行安置。
實際上,這相當於後來街道辦事處的工作職責,只是一直未曾設立,要等到1952年底解除軍事管理,成立地方人民 ,街道辦事處才會誕生。
……
“地址是南鑼鼓巷38號、39號…直到40號!”他們最終確認,“嗯,就這裡了。”
“你大伯李義林的家在前面兩間院子,既然他是你的親伯父,並且膝下無子女。
在他的遺囑裡已提到會將房子傳給你,那麼這兩間的房屋未來將成為你的財產。”
會的人領著李子軒到了目的地,院門開啟,引來不少好奇的鄰居。
對面,那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書生氣的閆埠貴,眼神裡略顯心機和警惕。
李子軒看著他,心頭有些混亂,恍然明白之前的猜測果然是真的:自己竟然來到了《四合院的情感》劇中。
難怪聽到“南鑼鼓巷40號”這樣的地標會覺得眼熟。
沒錯,這是那座承載深情歲月的四合院啊!
對這部電視劇,李子軒瞭解頗深,他在前世已觀賞過該劇。
劇中情節發生在大概六十五年前,那是距今已有十多年。
但在目前的五十二年,劇中的情節尚未發生。
李子軒眼前的閻埠貴,此時還是一位不到四十歲的小學教師。
周圍的四合院居民,看著這裡的熱鬧情景,也開始竊竊私語:
“那人是誰?”
“剛剛那位年輕同志好像說了,他是來找老李的。
我記得老李鄉下有個侄子,會不會是他呀!”
“有可能,畢竟老李沒兒女,估計是來接收房產的吧。”
就這樣,在短短的時間裡,李子軒已經見到了許多熟面孔,包括閻埠貴,他的妻子楊瑞華,隨後是賈張氏、何大清和易忠海。
這是個週末,大家都聚集在院子裡。
李子軒看見何大清還留在院子裡,想必去保定和寡婦的劇情尚未開始,應該就在這兩年之內吧。
在他旁邊,站著一臉青澀但略顯成熟傻柱,即李義林。
李義林的房子就坐落在閻埠貴對面。
這時,一個負責人出現,閻埠貴上前詢問:“這位領導,他是剛搬來的嗎?”
軍人解釋道:“閻老師好,這是我們院子的新鄰居——李子軒,他是你們鄰居李義林本家的侄子。
李義林先前生病去世,曾吩咐侄兒前來繼承遺產。
因為李義林原本無子女,這符合遺囑繼承條件。”
聽到這話,李子軒被點出名號。
他微笑著回答:“你好,閻老師。
您是這裡最有學識的人之一,對我們這些新生住戶,請多多關照,將來咱們同住一屋簷下。”
閻埠貴對此頗感驚奇,他從未想到疾病纏身的李義林,竟然有一個這樣俊秀的侄子。
然而對方這麼一說,恰好符合他的面子觀念。
他忙表態:“放心吧,這事我會處理好的。”
說完,那人又叮囑幾句便離開院子。
眾人與李子軒打招呼,卻也有幾個面色不悅,比如中部廂房的賈張氏,她用怨恨的眼神瞥了李子軒,又看看易忠海。
易忠海微微皺眉,對他示意了一下,像是要避開賈張氏的視線。
得知院內並無管家大伯後,李子軒猜測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因為還在軍隊管理期間,連街辦都還未成立,應該到年底結束軍管後,街辦才會開始為各院選舉管理事宜。
李子軒對這群人的行為有所瞭解,清楚他們人品都不算高尚,不願與這些人過於交往。
於是簡單收拾了自己的行李,進入自己的房間。
周圍的人都能感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