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二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
以前的吃的都是什麼?
乾旱的年歲,缺魚少鹽,能捕獲的活物也少;
貧窮的時候,吃的“蝦菜”,想要吃到新鮮的食物也很難。
“蝦菜”一般來說應該是海鮮,魚類菜餚的泛稱,杜甫《贈韋七贊善》說:“洞庭春色悲公子,蝦菜忘歸范蠡船。”宋代馬永卿《懶真子》也說:“嘗見浙人呼海錯為蝦菜,每食不可缺。”
但始安附近不靠海,而且聽老漁翁的意思,他吃的“蝦菜”大概也不是江浙沿海的海鮮大餐,而是類似個頭小小的幹蝦米蒸鹹菜那樣的醃製食物。
“鹽”在古代一直是緊俏東西,大概也不捨得多放,只能勉強防腐那種吧!
讓人奇怪的是——
漁翁自己就是與河中生鮮打交道的,怎麼會“生物少”、“食鮮難”呢?
看著一個“貧”字,就明白了。
自己打上來的不捨得吃,而要去賣錢,置換一些生活必需品。
說到底,還是因為窮啊!
但這都是過去的事了——
如今是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人人都過上好日子啦!
《難兄難弟》裡羅嘉良對吳鎮宇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擁有中國人傳統的特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什麼特質?
貧窮。
為什麼會貧窮?
不要說人,把動物放到山林裡,自生自滅,也不至於會餓肚子。可奇怪的是,人卻總是餓肚子。
無他,孔子說“苛政猛於虎”,當古代朝廷把“鹽”“鐵”之類的必需品提高到一個老百姓消費不起的地步,要麼用大量物資去換取食言和農具,要麼“人人淡食”唄!
管仲“官山海”讓財富迅速積累到齊國君主手中,為桓公霸業奠定了堅實的財政基礎。僅食鹽專賣一項,管仲為齊桓公算了一筆賬:一個具有萬輛兵車的大國,1000萬的總人口中應納稅的人約100萬,每人每月徵收30錢,一個月也就3000萬錢;但只要每升鹽加價2錢,因為食鹽銷售嚴格按照戶籍實行“計口售鹽”,每月即可多得6000萬錢!遠超過每月30錢高額人頭稅帶來的收入!
大唐安史之亂後,財政困難,也是靠鹽專賣恢復生機。
關鍵這種蔫壞的“創收”手段,與簡單的橫徵暴斂不同,老百姓一般都不大抱怨,達到“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的效果。
幸好老漁翁和我們一起都等到了開元全盛之日,終於不用再為了缺油少鹽之類的問題頭疼,過上了比較輕鬆富足的生活!
詩如果寫到這裡,平大詩師在末句寫上兩句這都是聖天子的功勞,“千秋萬歲拜聖君”,然後與老漁翁把酒言歡,共食醉蟹,那麼這就是一首非常“正能量”的詩作了。
可是平大詩師卻沒有這麼寫——
問老漁翁“那您現在享受這樣的美味,一定非常愉悅、享受吧?”
老漁翁卻答:
老身病後無兼味!
自從老身生了一場大病之後,已經嘗不出第二種味道了!
兼味,兩種以上的菜餚,又或者不同的味道。
所以在旁觀者看來異常美味的醉蟹,對老漁翁來說,就和他咀嚼樹枝、蠟燭,沒有什麼區別。
那他能品嚐到的味道是什麼?
鹹?淡?辛?辣?
陳成寧願認為是“苦”。
人生為什麼這麼苦?
年輕的時候非常貧窮,胃口大得能吞下一頭牛!
可是卻只能吃糠咽菜;
到老了,有了一點積蓄,可是卻已經飽經風霜,再也嘗不出任何鮮美的味道了!
這是何等的悲痛!
平鴻軒明明只寫了一個老漁翁,可是陳成卻深有感觸,隨時能想到千千萬萬個人!
您是遇到了開元盛世——
那些沒遇到過的古代貧苦人呢?即便失去味覺之後,依然只能吃糠咽菜,甚至把“終於失去味覺”了,作為一種解脫。
呵呵,人生吶!
:()開元情詩與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