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二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陳第一眼看到這個訊息,不由得勃然大怒:
孟老師的傳人!
自始至終!
只有陳十一郎我這一個!
哪裡還有第二個傳人!
孟夫子屍骨未寒,竟然就有妄人在外面藉著他的名號招搖撞騙!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方面為孟夫子鳴不平,另一方面,也為自己感到委屈!
小陳我為了拜孟老師為師,長達大半年的時間裡夙興夜寐地照顧病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儀甫大兄做的,也無非是小陳我這樣了。
結果呢,也沒正兒八經地跟孟老師學過一天的詩,孟老師便撒手人寰!
我得到什麼了我!
就連孟夫子的那些人脈,小陳我也未能接觸一二——除了王昌齡,還沒有人知道小陳我是孟夫子的入室弟子呢!
不要低估古代資訊閉塞的程度,再加上孟浩然家本來就偏遠,他死亡的訊息,除了當事者王昌齡,和來襄陽看過的王維,本來就沒別人知道!
歷史上,直到天寶四載,李隆基想起來把大賢們都請到長安,與朝廷重臣們開一個大型研討會——
山野裡的群賢都來了,唯獨名氣最大的孟浩然沒來,大家才知道,孟夫子已經逝世6年了!
所以後人責怪李白嘴上說的好聽,孟夫子死了沒見他有啥表示——
興許李白壓根不知道孟夫子已經走了,還躲在東魯、淮南或者南陵的哪座山裡,為他所愛的孟夫子鍊金丹,延壽命呢!
現在這個時空有了小陳,他第一時間向長安的小郡主報了喪,小郡主的動作也十分快捷,立即出了一份“岐王詩榜特別號外”——
將孟夫子排到了榜首的位置,頒發“終身成就獎”,表彰其一生為華夏詩壇做出的卓絕貢獻。
在其後的詩榜中,雖然刪去了孟夫子的排名,但每一期都會選錄一篇孟夫子的代表作,供詩榜閱讀者們學習揣摩。
另外兩家詩榜後知後覺,直到看到岐王詩榜有了動作,才也將已經不在人世的孟夫子名諱從榜單上移下來了。
若是依著以前的時空,指不定孟夫子的大名還要在詩榜上一直掛到天寶四載呢!
如果孟夫子還活著,藉著他的名聲在外面招搖過市,依照孟夫子的脾性,可能不過一笑置之;
可現在,不就是欺負孟老師已在泉下,不能發聲嗎!——畢竟有三大詩榜到達的地方,已經知道孟老師亡故了。
小陳我作為正宗傳人,豈能容你!
只不過氣憤過後,小陳又覺得事情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小郡主的信中說“此人的詩文已經無敵於江左”,江蘇、浙江,可一直都是文化繁榮的地方,藏龍臥虎,隨便一個狐假虎威的人,怎麼可能“橫行無阻”?
再者說,能在吳越橫著走的人,必有大才,這樣的人,恐怕不屑於借別人的名號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有的人不能以常理度之——
陳成覺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東南,會一會這個“無敵於江左的孟氏唯一傳人”。
另外,那裡也是小陳家“陳朝”曾經的國土,金陵還是他們“陳朝”的舊都呢!
前世的時候,江浙滬他倒是跑得很熟;在唐朝,他卻還沒有履及過。
……
注意打定,他便叫上江森,收拾行李,準備先去一趟襄陽,詢問一下儀甫大兄有無內情。
臨行之前,也沒有忘記給小郡主寫一封回信。
首先告訴她,自己要出門一趟,暫時不用寄信到房陵來了;
然後,岑二十七、蕭穎士、劉長卿等青年詩人可以特別關注一下,小陳我覺得他們很有發展前途;
還有那個總來投稿的杜二甫,人家這麼熱情,我們都過意不去了,告訴他,一個月投一次稿就行了,沒必要天天投。還有不要一稿多投,在洛陽投過了,就沒有必要拜託親戚在長安再投一遍。
最後,陳十一郎沒有忘記讓小郡主設立“劍榜”的這個創意。
岐王在世時,有“樂榜”,“畫榜”,但並沒有“劍榜”,顯示風雅的岐王殿下對舞刀弄劍的興趣並不很大。(又或者是因為岐王並不敢設立這種“暴力”的榜單。)
但設立“劍榜”的必要性還是有的!
陳成並沒有說為了預防天下大亂需要蒐羅一些英才,更沒有說自己心中一直有一個武俠夢。
而說了一套“文武兼修”啊,“鍛鍊體魄”啊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