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年齡的增長,任逍遙所瞭解到的也越來越多。
這是一個和他記憶裡任何朝代都對不上號的時代。雖然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都沒太大的出入,但在進入戰國後不久,七雄之一的楚國卻出了一個楚武王。
楚武王先是大膽改革新政,隨之楚國日漸強盛,竟然比秦始皇還早了好幾十年,便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楚王朝。史稱其為楚元祖皇帝。
楚朝在延續了四百多年後,天下再次分崩離兮。歷經近百年的紛亂之後,由陳氏所建立的陳朝再次一統天下,建立了陳朝。
可是陳朝因諸多原因,卻廢棄了前朝採用的郡縣制,而是用了類似於周朝的那種鬆散的分封制。
因而陳朝僅延續了一百多年,便因皇權衰弱,民生困苦而**四起。同此時各地的豪強、門閥、蕃王等紛紛並起。天下再次陷入大亂。
天下紛亂之際,曾是前楚貴族的林氏,在郢都起兵,吞併了周邊不少諸候勢力,並逐漸控制南方許多地區。隨著勢力漸盛,便稱帝立國、並定國號為“虞”。當然周邊諸國都稱其為南虞。
南虞吸取了陳朝的教訓,廢掉了那些不合理的制度,重新開始採用和吸取先楚舊制進行改良,使得國力日漸強盛。
又經歷了幾十年的相互征伐吞併,最初的數十個小國便最後剩下了南虞、西景、北寧、後燕、東萊和盤踞於西南一隅的南中等六國。並且這六國並立的情況又已保持了數十年。
在這六國當中,應屬北寧為當之無愧的強國。雖然南虞在勵精圖治後,不但滅掉了周邊的十數個小國,也統一了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單從版圖來看,遠比北寧更大,但大都是地廣人稀,生產力相對落後,且開化不足之地。
西景的情況與南虞類似,他們據有的除關中之地以外,巴蜀、隴西也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即便是西域一些小國也臣服於西景,但無論是生產力、人口等等,都無法與雄據中原、南達江淮、北至大漠的北寧相比。
而後燕卻僅是據遼東,燕代之地,更無法與北寧相提並論。
至於那位於東海之畔,半島之內的東萊國算是版圖最小的一方了。
而盤踞於大理、黔西一帶的南中,雖然也於亂世之中稱王立國。但其更多的卻是由眾多的部族與前陳的門閥結合而成。
各部土司、首領之間也是為了權利和利益也是矛盾重重,時常因內部矛盾而內亂不止。因而對與其相鄰的南虞與西景都構不成什麼威脅。
雖然單從版圖上來看,西景與南虞是最為廣大的。其次才是北寧。然而實際實力卻是北寧最為強大。
北寧單從版圖上來看,小於西景與南虞。然而卻佔據了中原最為繁華和人口密集的地區。全國人口約一千六百萬左右,常備的兵力超過六十萬。再加上控制了幾乎大半個漠南草原,因而還有十分強大的騎兵軍團。
南虞的人口約為八百五十萬,常備的兵力僅接近三十萬。西景人口略少,人口大約接近八百萬,不過兵力倒比南虞還略多一些,大約有三十多萬。
北燕的人口只有三百六十萬左右,兵力約為十二萬。不過北燕擁有最為精良的騎兵軍團,在其十二萬的兵力裡,約有一半都是騎兵部隊。
而東萊國,僅據有泰山以東之地,南接淮河,北臨黃河。雖然也處於富庶之地,但由於面積狹小,人口僅為兩百萬左右。全國的兵力也僅在七八萬上下。
至於南中國,由於其情況較為複雜,制度也不同。也並未做過較為全面的戶籍統計,所以其人口具體數量各國只能估算個大致約在兩百至兩百五十萬左右。兵力大約為十萬上下。
若以各國國力來排個序的話,假設最強大的北寧實力為十分。那麼南虞與西景都只能算得上五分。而後燕只有三分,東萊與南中便更是隻能算作兩分。
各國實力雖然相差這麼大,但他們之間卻又存在著一種平衡,因此這種六國並立的局面才保持了數十年之久。
首先,最弱的東萊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一直和北寧保持良好的盟友關係。因而讓與之相鄰,又遠比自己更為強大的南虞、以及後燕都不敢輕而視之。
而為了對抗強大的北寧,南虞與西景也結成了十分牢固的盟友關係。因為他們都明白,他們中任何一個都難以單獨與北寧對抗,一但讓北寧給吞併,那另一個必然難以久存。
這樣北寧加東萊、南虞與西景這四國便形成了一種對立對峙的局面。最近這幾十年,其間的紛爭也時有發生,但由於這種平衡的力量使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