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感到鬆了口氣 (第2/3頁)
易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這一點上,何雨柱很清楚,軍管委的大部分人員原本便是軍人,為維持京城治安轉為專職管理人員。
而這類軍人大多數並非本地人士,進入之後就意味著未來可能在京工作或定居,有家眷的要迎家人進城,無家眷的更傾向於在京安家立業,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房子安頓下來。
但是即便新 已經成立了三年有餘,仍然有許多在京單位未能妥善安置人員,更別說只有軍管委這一單位。
在一個看重人情的社會中,不管身份如何,人性中的私心在所難免。
軍管委作為部門,當然也會為其內部成員考慮。
身為成員的張雪深知內情,當遇到合適的機會和房子時,肯定會對同事們的住處有所考量。
如果不是為了同事的福祉,張雪不太可能直接表現出對何雨柱房子的購買意願。
畢竟連張雪都透露出鋪陳市衚衕的舊房子因經費問題難以改造,且沒同事願意接收,意味著房管科的資金狀況其實非常緊俏。
她之所以要購買何雨柱的房子,很可能是覺得這裡的條件良好、位置優越、空間夠大,足以安排給兩三位無家可歸的同事安居。
另一方面,考慮到何雨柱想買鋪陳市衚衕的房子會導致房管科賺取千萬收入,這有可能是影響張雪決定的重要因素。
雖然在張雪看來何雨柱房子的價值遠超千萬,但她相信房管科能籌得的錢應該足夠支付幾百萬元。
而且很可能是由於張雪本就有更換居所的打算,只是在提出購買之初未言明,因為何雨柱已明確表示無法一次性籌集一千萬購房款。
儘管如此,想到這些後,何雨柱不禁苦笑。
畢竟,世界上聰明人無數,就連具有後世思想的他,儘管見識較此時人們豐富一些,但不見得比其他人更機智。
雖然明白了這一切,何雨柱並沒有因為被算計而心生怨念,反而由衷地讚揚對方的心思。
同時,他也意識到與人交往中需步步留心。
將來售賣農場內的資源時,尤其要細心計劃,絕不能讓別人察覺異樣,否則可能會引發懷疑。
如果不加註意,若讓那些用心者發現自己掌握了特殊的空間秘密,他的人生便岌岌可危了,總不能一輩子藏在農場空間孤獨終老。
面對自己的算計,何雨柱能快速接受,這並不妨礙他對張雪的感激。
實際上,張雪並沒有因此對他造成實質傷害,甚至堅持反對了他們以房換房的提議,轉而要求彌補房屋價格差額。
這一點表現出張雪不但有原則,懂得隨機應變,不拘泥於成規,還富有同情心。
同時,對自家四合院可能被分配給軍管會成員的結果,何雨柱並無太大反對。
房產售出後的歸屬不再是他的事,如何分配完全是別人家的事。
他從張雪或軍管會的角度考慮,會首先確保家人及親友能優先分到房子。
這樣做並無私心違法,已是盡到了基本職責。
更重要的是,何雨柱更願意四合院的房源留給那些曾為了國家流血戰鬥的人以及他們的親人。
對於經濟弱勢的流民難民,住在院中未必是福祉,可能會被院中的人盤剝,甚至落得原著裡的傻柱一般,失去居住權。
如果張雪安排給同事或軍隊成員,則這些擁有正當身份之人不會輕易遭受院內算計,他們本身就是一種保障力量。
由於他們日後有可能成為街道辦事處或其他 職務持有者,尋常百姓都不會輕易挑戰公職人員。
他們存在有助於維護院裡的風氣,遏制不良行為。
考慮到這裡,何雨柱在心中暗自打算:如果交換房屋順利達成,他必須給張雪適當提示,讓她分配給性格強勢且家中人口眾多不易受欺負的同事。
這樣,哪怕他何雨柱不在,四合院也將充滿活力。
然而,想象一下未來的情景,易中海他們必然感到不滿。
這時,對未來的四合院命運產生了好奇,何雨柱不禁思考,是否要找個機會回來探視,而不只是一去不回頭。
他期待目睹沒有自己後的賈家人和易中海會有什麼變化。
雖然此事遙遠未定,至少在他看到賈東旭身亡前不會再次踏入四合院。
但如果某天他竟忘記了這處地方的人們,那恐怕迴歸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但想起易中海私藏的錢以及原著中他的為人,何雨柱意識到,即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