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激進派和保守派 (第2/3頁)
冬日裡的暖陽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被俘獲的傷兵,圍著京城轉了一整圈,讓京師的軍民士氣大振。
那些頭顱在遊街後,被朱由檢命令擺在德勝門外,做成了一個小京觀。
對於那些俘虜,朱由檢自然也不會慣著,這時候可沒有什麼日內瓦公約,而且他們只是叛賊,大明可沒有承認所謂的後金政權。
那些可憐的女真人民,因為一小撮野心家的自私自利,被他們綁上了對抗大明的戰車,大明一直在想著怎麼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而這些屠殺遼東百姓的暴徒,被錦衣衛嚴刑拷打,受盡折磨說出了他們知道的一些資訊。
然後就被偉大的皇帝陛下放在菜市口,向圍觀的百姓,公佈這些建奴的罪行,以及遼東百姓的慘狀。
最後在百姓的咒罵聲中,這些個俘虜,被有經驗的儈子手施以千刀萬剮之刑,在悔恨與痛苦中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接下來的幾天,建奴不光是沒有再次對京師發起進攻,就連大營,也因為明軍的襲擾而後遷。
京城百姓看到建奴慫了,自然是興高采烈,嚷嚷著讓皇帝陛下派兵,將這些畜牲斬盡殺絕。
不過朱由檢和參謀部的眾人,卻開始擔憂起來,因為大明如今的能戰之軍,基本都在京師附近,其他的地方,可都是有那些老式部隊駐防。
雖然在人數上,大明的軍隊是建奴的很多倍,可是戰鬥力,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
不過對於這些擔憂,無論是朱由檢還是參謀部的參謀們,都是沒有解決辦法,只能期待前期的安排,能夠減少百姓的損失。
果然,首戰結束,建奴的部隊休養了幾天後,在崇禎二年十二月三日,撤離了京師郊外。
在三河他們開始分兵,其主力在黃太吉的帶領下,繞過孫承宗駐守的通州,沿著運河一路南下。
兩白旗則是在代善的統領下,放棄了三河周邊的城池,把這些地方搜刮一空後,繞過洪承疇鎮守的薊州,退往遵化一線,為黃太吉守住後路。
看到黃太吉領著大軍放棄京城,浩浩蕩蕩的南下,孫承宗連忙派斥候尾隨,已確定黃太吉大軍的去向。
同時他還派遣了信使,將這一情況告知了崇禎,讓這位皇帝陛下來拿主意。
入朝這兩年,孫承宗發現自己這個弟子,雖然和其他皇帝比著,有些離經叛道,可卻越來越讓人放心。
雖然沒有嚷嚷著頒佈什麼變法政令,卻在京師周邊,利用皇莊和抄沒過來的田產,訓練出了一支擁有戰鬥力的新軍。
在陝北,更是利用陳錦時他們的反賊身份,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聲不響之間,這個學生就完成了武宗皇帝,鬧得天翻地覆,也沒有掌控住的軍權。
不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變革最好,對大明的元氣傷害不大,畢竟陝西那邊是邊陲,而且天災不斷,如果不是有陳錦時在那裡折騰,恐怕早就出了大亂子。
當初孫承宗對於陝北是心存疑慮的,一個是怕官紳集團反撲,另一個就是怕陳錦時以後反噬。
不過第一個擔憂,因為一句陝北那邊是反賊,就能推個一乾二淨,第二個擔憂,也在瞭解到陝北的權力構架後,得到了釋懷。
有這麼一個陰戳戳的皇帝在,已經陷入死地的大明,有了浴火重生的希望。
此時的黃太吉,並不關心老對頭孫承宗心裡想什麼,只是帶著部隊一路南下。
對天津,滄州這樣的大城,建奴的大軍都是視而不見,只是在沿途的小城與鄉鎮,劫掠物資和人口。
只要他們不陷入攻城戰,那無論是孫承宗還是京師裡的崇禎皇帝,都對他們毫無辦法。
畢竟在野外,哪怕是面對那晚埋伏他們的精銳明軍,建奴的鐵騎也絲毫不懼。
那些明軍要是敢追上來,與他們野戰,黃太吉和那些建奴高層,恐怕做夢都要笑醒。
在他們轉變戰略後,收穫就開始豐盛起來,無論是糧食,物資還是人口,建奴的鐵騎都是繳獲頗豐。
唯一一次遇到的抵抗,也是一些漕軍的偷襲,不過面對兇悍彪勇的八旗精銳,這些漕軍一觸即潰,被他們的騎兵追在後面一路砍殺,倖存者寥寥無幾。
而沿途的官兵,都是龜縮在各自的城池裡,絲毫不敢動彈,只盼著自己的大軍不把他們當做目標。
對於這些大城,黃太吉他們也是極為眼饞,不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也只能是忍痛放棄。
不過短短半個多月,黃太吉他們就抵達了山東的門戶——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