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決戰(五) (第3/3頁)
冬日裡的暖陽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從下嘴。
對於秦良玉的白桿兵,多爾袞早有印象,這是一支腐朽的明軍中,少有的敢戰之兵。
渾河血戰時,白桿兵哪怕是被建奴的大軍包圍,也絲毫不亂,如同戚家軍一樣,戰剩最後一人,給建奴帶來了巨大傷亡,成為了建奴心中少有的陰影。
只是迫於黃太吉的壓力,再加上正紅旗不是自己的,多爾袞也是硬著頭皮,對秦良玉的左翼軍陣,發動了數次猛攻。
左翼明軍在建奴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下,哪怕戰力有所提升,可也是損失慘重。
遊擊左良玉戰死當場,猛將賀人龍也是身負重傷,一身素袍的秦良玉,渾身都被鮮血染紅。
有好幾次,建奴都突破了明軍防禦,可就在軍陣搖搖欲墜之時,那些明軍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殘酷的戰鬥,沒有把這些明軍擊潰,反而是把多爾袞手下的漢軍,基本上拼個精光。
看損失太大,一些正紅旗的將官開始對多爾袞的將令,進行陽奉陰違,出工但是不再如同開始時那樣出力。
畢竟多爾袞不是正紅旗的主子,不可能像是指揮兩白旗一般,那樣的得心應手。
看事不可為,多爾袞也不再強求,懶得去給黃太吉告狀,學著兩藍旗的兩位哥哥,開始了摸魚。
這時候,建奴方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阿濟格率領鑲紅旗與蒙古軍身上。
如果說雙方的前軍戰場,是殘酷的血肉磨坊,那麼右翼的戰場,則是騎兵間的對決。
明軍的右翼,統帥是曹文詔,這位明末勇將一直效命在遼東,是明軍中少有的騎將。
他的兩個副手,虎大威與猛如虎,都是塞外歸來的降卒出身,之所以能夠嶄露頭角,靠的就是一身的騎射功夫。
從歷史上的記載可以得知,大明雖然也缺馬,卻遠不如宋朝那般嚴重,宋朝是真的沒有一處養馬地。
在原本的已己之變中,黃太吉在京師的南苑的皇家園林中,就獲取了大量的馬匹,可以分給全軍,大明戰馬得數量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這兩年多,曹文詔帶著猛如虎與虎大威,在崇禎皇帝的支援下,抽調了進京明軍中的全部騎兵,其中不少都是一些將官的家丁,戰鬥力相當的彪悍。
在殺了一些刺頭,淘汰掉一些病弱後,曹文詔對他們經過進行了瘋狂的訓練。
雖然比不上從小就在馬背上的蒙古人,但是碰上建奴,差距也並不大。
朱由檢為了穩妥,還給他們配備了新式的馬槍,臨陣後是不可能再裝填彈丸,可也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況且這些騎兵最厲害的,並不是騎射有多精湛,而是他們一直磨合的陣型。
歐洲最為流行的騎兵牆式衝鋒,這一戰術說不上多高明,可卻能保證,交戰時沒有了逃兵。
這樣的陣容對上蒙古騎兵,可以說是天克,哪怕加上阿濟格的正紅旗,建奴方面也不佔優。
在前軍和左翼拼殺的時候,右翼的雙方部隊,也展開了明金兩方,最大一次的騎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