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海撈金印 (第2/3頁)
扶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凡厲害的,多多少少都和老君有關係,丹藥更不必說了。
關於原著中為何不請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去降服猴子,其實仔細想想,似乎也很簡單,因為猴子要保唐僧取經啊。
不是被佛門的人降服,首先就是猴子不服氣,不會真心保唐僧。其次,猴子最終是入了佛門的,總不能叫個道教的神仙,降服猴子,然後讓他去佛門做佛祖吧。
最後,我個人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元雜劇西遊中,猴子是觀音菩薩壓在花果山的。百回本西遊雖然有許多原創和改編,但有些設定是根據前文改編的。
然後就是玉帝方面了,對於玉帝來說,叫誰來救駕都差不多,靈山雖有很大的自治權,但依舊歸玉帝管轄。
靈山腳下都有天庭的神仙接應師徒幾人。
所以玉帝的視角來看,無論是三清還是如來,都是地位極高的臣子,既然都是臣子,那麼叫誰來都沒什麼好說的。
不要說靈山遠,如來到天庭,原文描述是: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如來到的時候,猴子還和王靈官還有三十六雷將打著呢。
對於這種如來這種法力來說,沒什麼遠不遠的。
還有一點存疑的,就是關於孫悟空師父的問題,前文中,我提到過如來有可能是猴子師父,是根據書中的一些線索推斷的,雖然我個人認為須菩提祖師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誰的化身,但一些線索確實存在。
如果作者最初設定如來是猴子的師父,那就更應該是如來降服猴子了。
綜上所述,原文中並沒有任何線索體現三清中的其餘兩位到底有沒有我們現代人最看中的“戰鬥力”。
本書的設定,天地開了兩次,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也是法力通天的角色。)
戰戰兢兢的敖伯玉半晌沒說話,元始天尊也未說話,只是看著他,表情也無喜無悲。
終於,敖伯玉緩緩吐出一句話,道:“我自認無錯,天尊要殺要罰,還請自便。”
元始天尊聽聞,道:“既是不服,便罰你去玉清天無盡海,將那我那八枚金印尋回來。
當年你龍族始祖攜人間洪水沖天,我招來群仙,降服他後,又以八枚金印鎮海,從遠古至今,方位變換,八枚金印也難以尋回,此物本就該你龍族賠我,我本來也不計較了,但今日你不服氣,正好罰你去找來,若是不能,再處重罰。”
敖伯玉聽後,自然是一頭霧水,元始天尊難道連自己的法寶都找不到?但礙於形勢,也只得道:“敖伯玉領罰。”
無盡海。
此處就是當年龍族始祖沖天時,留下來的一些海水,這無盡海有億萬裡方圓,在這裡面找八枚金印,完全就是大海撈針。
海勢壯闊,敖伯玉卻沒什麼心情欣賞。
原本敖伯玉是無比尊重元始天尊的,但幾百年來,先是安排個苦差,又不準聽道,甚至都掌管呈願司幾百年了,莫名其妙還吃了個罪,此時更是被罰來找什麼金印。
敖伯玉心中甚至覺得元始天尊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意見。
“難道是因為龍族始祖的事?”敖伯玉想道。
隨即又覺得不太可能。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況且龍族始祖都被斬殺了。若是元始天尊厭惡龍族,當初就不會給我講解修成九宮大圓滿的秘術了。”
敖伯玉仔細分析,從過往來看,元始天尊對自己沒有半點意見,莫說自己,哪怕是京仲,天尊也給了他機會。
“可自從來到玄都玉京山後,自己壓根就沒做過任何出格的事情啊,難道是天尊真的不願意自己將那些靈果又送給凡人?
還是說天尊又想起八枚金印的事?”
想到這裡敖伯玉實在是想不通。
再看這望不到頭的無盡海,鬼知道金印在何處,故也不找,近來修煉也無用,直接往一塊水中一躺,睡覺去了。
消沉了幾日,敖伯玉還是打起精神。
心中想道:“無論元始天尊現在如何待我,但他曾因我提問,就傳了秘術,我也學了,而且還修成了九宮大圓滿。
我也聽他講了幾百年的道,其中更有太乙之道,還有“混元道果”這等別處難尋的機緣。所以縱然不公,我也該受了,就當是回報他的恩情,若是他真不喜我,此件完畢後,我便離開玄都玉京山就是了。”
想到此處,敖伯玉縱然心中依舊不平,但還是慢慢收起不平之心,用心找那所謂的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