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會找不到藉口吧?陸奧焦急起來。
牙山駐紮的清軍將領聶士成公開發出的檄文中,有“愛恤屬國”、“保護藩屬”等字樣,大鳥曾藉此逼問朝鮮政府:“朝鮮國承認這個嗎?”
陸奧外相訓示大鳥公使:“可讓聶士成撤掉其佈告中之‘屬國’二字,但讓牙山的清軍撤出是違背策略的!”
同一天,外相又急忙追加了一封電報:“採取非常手段時,務要事先請示!”
現在正是英、俄介入之時,應當採取不動聲色的低姿態。電報無法詳細說明,於是,在加藤增雄書記官之後,陸奧外相又派出政務局長慄野慎一郎去漢城。
虹←橋書←吧←BOOK。←
第46節:海陸初戰(1)
海陸初戰
7月23日拂曉,日軍按原定計劃進攻朝鮮王宮。朝鮮王宮叫景福宮。
五百年前李朝太祖所建的宮殿,在二百年後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幾乎被全部燒燬,一直荒蕪,李太王即位之後才重建。新宮殿在1870年建成,迄今才十餘年,不見一絲舊痕。
在正面的光化門兩旁,蹲著一對石雕獅子。石牆高高圍繞的宮殿,宏偉壯麗。位於正殿的勤政殿,是一座有安定感的兩層樓房。李氏朝鮮在國事衰微之際,建造瞭如此宏偉的宮殿,真具有莫大的諷刺性。然而,這座從遠處看來相當壯麗的宮殿,實際上細部加工是非常草率的。據說,這就是李朝末期建築的一種特色。
日軍在詳細偵察、縝密謀劃之後開始了進攻,沒有力量的朝鮮軍抵擋不住,王宮很快被佔領。
據大島旅團長報告,繳獲炮二十門,步槍三千支,其他武器無數。其中大多數是佔領了軍械庫後得到的。
日軍從王宮裡弄到的不僅是上述武器。據換裝逃到天津的閔尚鎬訴說,窮困至極的朝鮮政府數十年來慘淡購入的步槍、火炮,全部喪失。此外,日本還沒收了朝鮮五百來年從中國朝廷接受的印章及其他賞賜品。
對這次蠻橫無理的偷襲,日本早就準備好矯飾的口實。毋寧說這是專門為欺騙本國國民的。在漢城發生了什麼事,因為那裡有各國外交官,外國是一清二楚的,只是當時是帝國主義殖民時代,日本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被看成是理所當然的。
在國內,日本總得把自己打扮得像正義的朋友才行,這也關係到國民計程車氣。
對國民的說辭大略如下:
“……朝鮮國王欲向生父大院君諮詢國政,旨意已下達,但大院君唯恐閔氏一族聞知,於中途截擊,躊躇未行。國王不得已而請求日本公使於大院君參內之際派兵護衛。大鳥公使偕護衛士兵保護大院君進王宮之時,閔族所指揮之朝鮮兵首先開槍,予以阻擋。護衛士兵立即應戰,約二十分鐘即壓倒對方火力……”
虛構可以再加粉飾。《時事新報》7月25日報道:
“前23日漢城守衛王宮之韓兵向我軍開槍,此事系預先潛入之清兵變裝所為。因韓兵雖愚,亦不至明目張膽,做如此無謀挑戰之舉。且我軍為護衛國王之生父大院君參內,從彼等素常行為觀之,決不忍向君王開槍。據此,純屬清軍所為,不容懷疑,通曉朝鮮情況者均以為然。”
日軍佔領王宮的戰鬥沒用半小時便結束了。日本兵死二人,朝鮮兵死三十人。
同時,漢城的清政府駐朝鮮總理公署也遭到日軍襲擊。作為袁世凱的後任留在那裡的唐紹儀當即去英國總領事館避難。
同一天,上午十一時,聯合艦隊的第一遊擊隊“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艦從佐世保港出發,“松島”、“千代田”、“高千穗”、“橋立”、“嚴島”五艦繼其後。接著,第二游擊隊的“葛城”、“天龍”、“高雄”、“大和”諸艦也起錨了。
運載清軍增援部隊的英輪“愛仁”號和“飛鯨”號也在這天到達牙山。兩船送來了一千三百名清兵,是增援的第一隊。第二隊清兵九百五十人,乘英輪“高升”號,在這一天的午後也從大沽起航。
從朝鮮逃出來的袁世凱在7月21日抵達天津。他自然要向李鴻章彙報朝鮮當地的情況。當北京要他出面時,他稱病留在天津,目送增援牙山的第二隊士兵離去。
BOOK。←紅←橋書←吧←
第47節:海陸初戰(2)
“除了戰爭再沒有其他辦法嗎?”
儘管李鴻章已經看出這場戰爭不可避免,並且也下了決心,卻還想找找避戰的最後手段。
外國顧問告訴他,主力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