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往犁鋪頭,親手交給朱德,勸他迅速率部離開。
他在信上意味深長地說:“最後勝利是你們的,現在我是愛莫能助。”
並贈送幾萬銀元。
18年以後,朱德在延安編寫紅一軍團史座談會上說:今天看來,當時和範石生搞統一戰線的策略,是完全對的,應該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十二、從湘南起義到會師井岡(1)
朱德收到範石生的親筆信後,決定立即脫離範部,按照廣東省委的指示去東江,打算同廣州起義的餘部匯合,沒料想到半路上得知國民黨第十三軍方鼎英部正沿著水開往南雄,切斷了他們的去路。
在這進退兩難的關鍵時刻,朱德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決定放棄去東江的計劃,收集了廣州起義的部分失散人員後,折向湘南,去實現他醞釀已久的湘南起義。
比起南昌起義來,對朱德來說,湘南起義對他更是一次嚴酷的考驗。
在南昌起義時,雖身負重任,但畢竟不是把握全域性的主要負責人,而在湘南起義中,他卻是主要領導人。
1928年1月6日,朱德帶著部隊冒著嶺南山區少有的鵝毛大雪,來到廣東樂昌縣的楊家寨。
部隊剛剛住下,宜章縣委書記胡世儉和縣委委員高靜山、陳東日、毛科文以及縣農會委員長楊子達都來了。
胡世儉對朱德說:“湘南特委和宜章縣委派我們來,向朱軍長彙報情況。
”朱德、陳毅、王爾琢、蔡協民、胡少海等聚集在楊氏宗祠的大屋裡,聽胡世儉彙報。
彙報一結束,朱德對大家說:“請大家談談,看湘南暴動這把火,如何從宜章點起來?”屋裡靜悄悄,大家相對無言,漸漸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胡少海,期待著他打破這沉悶的氣氛。
胡少海,又名胡鰲,出身宜章富戶,兄弟多人,他為老五,鄉鄰們稱他為“五少爺”。
他從小上學讀書,受進步思想影響,毅然背叛家庭,投身於民主革命;在東征軍程潛部當過營長。
“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瘋狂屠殺共產黨人,他受到懷疑和監視,便帶領一部分湘南籍計程車兵離開部隊,躲到楊家寨子,以做販馬生意為掩護,領著一支農民武裝劫富濟貧,秘密進行革命活動。
後來,和中共宜章縣委的楊子達、高靜山取得聯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武裝鬥爭。
胡少海沉思片刻,站起來說:“報告軍長,少海生在宜章,長在宜章,對宜章瞭如指掌。
城裡只有鄺鏡明的五百民團,都是些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請軍長給我兩個連,衝進城去,保證殺他個片甲不留!”
胡少海語驚四座,不少人對他這種主動請纓,敢打頭陣的精神,十分欽佩,頻頻點頭。
朱德對這個意見未置可否,但對胡少海這種敢於拼殺的作風十分欣賞,覺得這是位難得的將才。
他循循善誘道: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打仗,既要有勇,更要有謀。
鬥勇,又鬥智,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湘南暴動的第一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壞;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請大家都講講自己的看法。
“宜章,是座石頭城,易守難攻。
硬攻,傷亡大;久攻不下,敵人就會來援救。
關鍵是要迅速拿下宜章,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胡世儉這麼一說,大家就七嘴八舌議論開了,獻計獻策,各種招數都想到了。
正踱來踱去的朱德,突然止步,環顧大家,說:“同志們,宜章既然沒有正規軍設防,五百民團是群烏合之眾,殺雞焉用牛刀?依我看不必強攻,可以智取。”
“智取”一出,大家都用驚奇的眼神企盼著朱德講吓去。
他不慌不忙扳著手指,一連講了四個有利條件:一是軍閥正在混戰,蔣介石和唐生智還在湖北廝殺,湘南地區敵人力量較弱;二是正值年關,地主豪紳催租、逼債,同貧苦農民的矛盾更加尖銳;三是我們的部隊經過休整和補充,戰鬥力大大提高;四是胡少海同志來參加本鄉本土的公開鬥爭,身份沒有暴露……”話音未落,陳毅就站起來了,拍手叫好:“要的,軍長說宜章不必強攻,可以智取。
這個辦法要得!”
然後,走到胡少海身旁,拍著他的肩頭,風趣地說:“這一回,我看是要借重你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