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行口對口呼吸的同時,你還要觀察病人的反應,他醒了嗎?在掙扎嗎?當然你能夠專業到可以判斷病人頸動脈是否搏動或是否有心跳最好,但這並不容易,即使醫生也做不好,而且要命的是這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已經不再把檢查頸動脈搏動當成一個診斷步驟。
對於你,一個非專業人士,你需要透過檢查病人是否有正常呼吸以及運動反應來決定是否行心胸按壓,但評價時間也不要超過10秒,如果你拿不準,那還是開始幹吧!首先記得病人要平臥于堅實的平(地)面上,再找按壓的位置,沿著肚子中線向上摸,可以摸到一個劍尖似的骨頭端,這就是叫劍突的地方,向上一拳頭左右,就是你要按壓的地方了。將一隻手掌放在這上面,另一手掌重疊在這隻手的手背上,無論你的手指是伸直還是交叉在一起,記住不要離開胸壁。此外還得雙肘伸直,上肢成一直線,雙肩正對雙手,要求每次按壓的用力都垂直於胸骨,使胸壁下陷4~5cm,按壓頻率大約是100次/分,不管你按壓的同時有沒有人幫你向患者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你所做的是保持必須保證能有15次胸外按壓,配以2次人工呼吸(15∶2)。
當然,還有更多的工作,更多複雜的技術要求(包括體外電擊除顫),但還是把它們留給正在趕來的醫護人員吧,你所做的是不放棄地重複以上的動作,等待醫護人員,等待奇蹟,存著希望,存著祝福!
需要指出的是,《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允許你在不願(或不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那有可能使你染上傳染病,但這機率極小),僅行心胸按壓術,但不能什麼都不做!
注:《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對《國際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稍有改動,主要是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