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所學的課本加起來也只有三本:《毛選》、《工基》、《農基》。
等明年十月,中央向全國宣佈恢復高考制度,手頭複習資料,將成為全國所有想上大學的年輕人共同面臨的大難題。
作為十年動亂後第一批成功考上大學的時代驕子,楊衛平對於上一世發生的全國瘋搶《數理化自學叢書》這件事可謂是記憶尤新。
從1978年到1982年,那套由滬海科技出版社編寫發行的《數理化自學叢書》,前後賣了435萬套,總計發行7395萬冊。這個數字,是華夏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蹟。
當時每冊定價為0.61元,7395萬冊,按百分十的版稅,就是元人民幣。
四百五十多萬人民幣,以當時的物價,換算成2012年的價值,最起碼也值四個億!
如果加以後世的商業炒作手法,這套叢書的發行數量按保守估計也能翻一番!
在這個“不見面的老師”引領下,知青們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邁進了知識的殿堂,也由此而引發了一場全社會讀書熱潮。
楊衛平當年之所以能第一批考上大學,就因為他的箱子裡有一套1963年出版發行的《數理化自學叢書》。
這套叢書,是楊衛平已經過逝的父母,在他十歲那年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作為對父母的紀念,楊衛平一直都將這套叢書保管得非常好,重生前這套書還在他家裡的書櫃裡珍藏著。
78年出版的《數理化自學叢書》,是在63年版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編寫而成的,以楊衛平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兩個版本都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以他手裡的那套63年版的《數理化自學叢書》為模版,利用他超前這個時代幾十年的豐富理論知識,重新編寫一套適合所有大學以下青年學生當自學教材的《新數理化自學叢書》!
楊衛平有絕對的自信,等他編寫的這套新《數理化自學叢書》成功面世,完全可以作為將來初中、高中學生的數理化教材來使用。
華夏未來的發動機工業,光憑他楊衛平一個人是斷然不行的。他需要藉助這套教材,為華夏培養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的理科人才,共同為祖國的強大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