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專案耗去了張海無數精力,但最終均無功而返。
這6步臭棋僅僅是一種粗線條的歸納。中國飲料市場本來就高手如雲,競爭十分激烈,出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機警的對手抓住機會,一擊而潰。而像張海這樣挺胸蠻行、不避箭鏃的“豪傑”卻已是多年不遇。
“第五季”在2002年度成為飲料行業最大的笑料。之後兩年裡,健力寶的銷量一直徘徊在30億元上下,可是運營成本卻遠遠高於李經緯時代,其品牌力的喪失和人心之渙散更是一個讓人後怕的事實。那些跟著“法師”張海入局健力寶,夢想著靠出售健力寶大賺一票的炒家們眼看著這個“全中國最聰明的人”實在不中用,開始了新的謀劃。
健力寶:“東方魔水”是如何變味的 盛宴散場:鬧劇何日有竟時
2004年7月,正是飲料的銷售旺季,然而健力寶只完成了區區1億元的銷售額,離計劃中的3億元相去甚遠。
8月23日下午,就在健力寶20週年慶典前的5天,正在海南三亞玩潛水的張海收到一條簡訊,只有幾個字:“董事會決議您不再是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這天上午,健力寶董事會在張海缺席的情況下,免去了他的職務,改由“全中國最善良的人”祝維沙擔任集團總裁。
接下來的情節宛如一場沒有主角的鬧劇:
祝維沙只做了兩個月的總裁,卻幹了不少事。他先是在報紙上刊登《宣告》,宣佈“張海先生從來都不是健力寶集團的控股股東”。此言一出,把內部矛盾曝光天下,除了造成輿論一時譁然之外,更是引來全國的討債大軍。一時間,三水生產基地和廣州總部每天都有人咆哮上門,其熱鬧程度倒與當年排隊提貨的景象有得一比。然後,他覺得張海的產品定位有錯誤,不應該搞什麼“第五季”,而應當做“健力神”等健力系列,他嫌“爆果汽”又難看又不好喝,就把倉庫裡的20萬箱產品都銷燬掉了。接著就是“正本清源,整肅部隊”。他認定張海的人馬都很可疑,於是辭掉了採購總監,逼走了營銷副總,自任銷售總監,整個高層都被清洗了一遍。最後,就是宣佈暫停生產。
這個“全中國最善良的人”很快被發現也不靈,於是一個新的出售計劃出籠了。過了國慶就有訊息傳出,臺灣統一集團已同意收購健力寶,開價是1億美元。10月10日,統一方面的人就開進了三水和健力寶大廈,連張海的辦公室也被新主人佔去了。這對於炒家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前後折騰了兩年半,總算獲得了1倍以上的收益。可是,上天似乎仍不願意讓可憐的健力寶安定下來,節外生枝的事件還是發生了。收購訊息傳出後,在經銷商系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原因有兩個:一是經銷體系的衝突,健力寶的經銷商與統一的經銷商多年作戰,雙方多次發生過聚眾鬥毆事件,積怨頗深。二是健力寶20年來深入人心,經銷商對它的忠誠度頗高。各地經銷商寫來雪片般的請願書,高呼“我們無法想象,如果這已是既定的事實,當我們再次拿起一瓶健力寶的飲料時,我們又如何咽得下去!”他們派出代表團赴三水與區政府談判。在對話會上,經銷商史無前例地提出,自願籌足2億元現金來解決健力寶的資金短缺問題,幫助公司恢復生產和發放員工工資。有人甚至在會場上領頭高呼:“要與健力寶共存亡!”在很多人心中,李經緯出局的陰霾其實一直未散,一腔怨氣正無處發洩,現在張海團隊搗亂一陣就想套現走人,實在讓人氣憤。面對這種群情激憤的景象,三水區政府顯得無能為力,不得不在10月18日宣佈,與統一集團的併購意向破裂。
統一集團的方案擱淺,炒家集團立刻尋找新的下家。這時候,闖進了一個李志達。李志達是深圳小護士化妝品的創辦人,不久前他把公司賣給了法國歐萊雅,手中據稱握有20億元的現金。就在統一集團出局後的一個月,張海、祝維沙等人就與李志達簽署了股權轉讓的協議。11月18日,李志達團隊進駐三水,全面接管公司。可是,這次股權交易卻讓三水區政府大為光火,因為整個過程都是瞞著區政府悄悄進行的。官員們已對“錯嫁”張海一事十分懊悔,現在又從天上突然掉下一個李志達,誰也不知道他們打算把健力寶搗弄成什麼模樣。儘管此時區政府手中的股份僅僅只有8。9%,但是仍然決定強勢干預:地方法院下文查封了李志達在三水的投資公司;12月3日,三水區政府宣佈“有權力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協助恢復生產”;12月8日,法院派10多個法警進入健力寶大廈,查封所有賬目和公章並凍結公司的賬戶,李志達派往三水基地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