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系正常化,他在國內已碰到一些政治上的困難。你在中國,是否也有人反對關係正常化,在政治上也碰到了許多困難吧?”
這是一個敏感而頗有些難度的問題。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把目光投給鄧小平。
誰知鄧小平很快就回答說:“有!”
大家都把眼睛緊緊地盯著鄧小平,等待著他後面的回答。而鄧小平大膽公開地說出了“有”,這就讓人敬佩。當時在場的布熱津斯基的高階助手、中國問題專家奧克森伯格後來回憶當時自己的心理活動時說:“這將是令人高興的夜晚。多麼坦率啊!我們將瞭解中國製定政策的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在稍停片刻之後,鄧小平接著說:“臺灣有人反對。”
鄧小平說“臺灣有人反對中美關係正常化”這樣的回答,自然是布熱津斯基所料想不到的。這也再次讓他感受到第一次見到鄧小平時給他留下的印象———富有才智,機警、精明,理解很快,相當幽默,強硬而直率。和他談話以後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經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幹勁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能和誰打交道的政治領袖。“
後來有人分析說,如果布熱津斯基能預料到鄧小平會如此巧妙地借用他的提問來重申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話,他極有可能會避開這個“愚蠢”的問題。
鄧小平訪美期間,布熱津斯基幾乎參加了所有的重要會談和宴會。在他的回憶錄中,他多次回憶起與鄧小平交往的往事,用許多筆墨對鄧小平的風采進行了充滿崇敬的描繪。
而這次鄧小平到布熱津斯基家中作客,也就分明是在公開讚揚他對促進中美關係正常化所做出的積極貢獻,給布熱津斯基一家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因為,去年春天的時候,國務卿萬斯曾抱怨布熱津斯基的一些公開言論妨礙了他有效發揮國務卿的作用,因此卡特總統曾一度降低了布熱津斯基的形象,讓他躲在幕後。而這種情況直到他參加了中美建交談判後才有所改變。
所以,許多天過後,布熱津斯基在他的辦公室會見記者時,仍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說:“在你想到這件事的時候,你就會感到驚奇。一個十億人的領導人到達美國後僅兩小時就到我家裡赴宴!”“我是說,這的確相當驚奇!”
可見鄧小平在他家吃了一頓晚飯,給了他多麼大的驚喜和驕傲。
1981年7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剛剛卸任的布熱津斯基,他們就重大的國際問題和中美關係問題交換了看法。會見中布熱津斯基轉達了前總統卡特的良好祝願。鄧小平也請他回國後轉達他對卡特和蒙代爾的問候。他們還深情地回顧了1979年布熱津斯基第一次來中國訪問期間的情形,鄧小平笑著說:“你和我共同克服了最後的困難……”
英國的“鐵娘子”碰到了中國的“鋼鐵公司”
———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
瑪格麗特·撒切爾,也就是我們經常從新聞報道上知道的撒切爾夫人。她是20世紀下半葉英國社會中的一個傳奇人物,是“二戰”以後英國的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擔任英國首相職務時間最長的政治家,是國際政壇上影響深遠的人物之一。她出生於安普敦郡的一個小鎮,曾在牛津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後改學法律。1959年當選為英國國會議員,1975年成為英國保守黨領袖,1979年率保守黨競選成功後入主唐寧街,成為英國首相。因其受邱吉爾影響極深,堅持“鮮明的傳統保守主義哲學和強硬的經濟政策”,而且堅持一貫的意志堅強、決策果斷、鋒芒畢露、獨斷專行的作風,素有“鐵娘子”美稱。她之所以在英國政壇備受好評,還因其具有十分強烈的民族意識,並且力圖以個人之力成為日漸沉淪的“日不落帝國”的救世主。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她還是冷戰的急先鋒,蘇聯媒體曾稱其為“冷戰鬥士”,還有“西方制度的衛道士”之稱。
□“鐵娘子”往談判桌上一坐,才發現自己是“一廂情願”。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跟鄧小平一打交道,才發現鄧小平是一個態度堅決非常執著的人。
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的交往,讓人們難忘的自然是關於香港迴歸中國的談判。當這個英國的“鐵娘子”來到中國的時候,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在毛澤東譽為“鋼鐵公司”的鄧小平面前“跌了一跤”,嚐到了失敗者的無奈。
因此,在本文一開始,請先看從撒切爾夫人的回憶錄《唐寧街的歲月》中摘錄的幾段文字,看看她是怎樣追憶和描述在中英談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