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期間處理這個問題。”
時間緊迫。這次希思有些著急了。實際上比希思更著急的是英國政府和英國各方面的人士,也包括香港各方面的人士。因為國際上的投資都需要有15年的穩定。香港的前途未卜,他們焦慮的是否要繼續在香港投資。中國在香港問題上的態度如何,香港問題能不能解決好,這是最關鍵和決定性的因素。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朋友,鄧小平很坦誠地告訴他說:“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香港的主權是中國的,還有新界,包括整個香港,過去是不平等條約,實際上是廢除的問題。如中國到時不把香港的主權收回來,我們這些領導人也交不了賬。”
在談到投資問題時,鄧小平明確表示:中國要維護香港作為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響外國人在那裡的投資,在這個前提下由香港人來管理香港。
實際上鄧小平的這個態度早在3年前就已經明確地表達過。
那是在1979年3月29日上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會見了來訪的香港第25任總督麥理浩。麥理浩是應中國對外貿易部部長李強的邀請來中國訪問的,這也是有史以來到中國大陸訪問的第一位香港總督。可見,他揹負的使命是神秘而又重大的。
作為職業外交家的麥理浩,是很熟悉中國的。對於這次來訪,英國政府極其重視,外交部專門進行了研究,賦予他一個特別任務:試探中國領導人對1997年香港歸屬問題的態度。從3月24日至28日,麥理浩先後在廣州、北京與有關領導會談時,就不停地放出他的試探“氣球”———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香港新界99年,將於1997年期滿,英國希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