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時候的記憶,就像是已經刻入骨髓了一般,根本無法忘懷。

元朝的皇帝換人,和百姓有關係嗎?本身是沒有關係的,百姓們大部分時間都不怎麼在乎這件事情,更甚者,偏遠地區的百姓們,連現如今是哪個皇帝在皇位上都不怎麼清楚。不然,也就不會有陶淵明寫下的那句“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了。

但是,像是元朝這樣頻繁且充斥著政治鬥爭的換皇帝,這樣衍生出來的巨大後果,卻是和百姓們息息相關。別的不說,皇帝頻繁更換,朝廷的政令又是什麼情況?令出多門,必然局勢混亂,而局勢混亂,放到底層,就是從宗王,到地方官員,再到下一層的小吏、地主們,一個個都在不斷地壓榨百姓,一層又一層地增加盤剝名義……

即使是蒙古人的朝廷,即使是元朝,如果是一個正常情況下的朝廷,是一個正常情況的皇帝,那麼也能對地方宗王和官員私自盤剝的情況有些許限制——這當然不是元朝皇帝對漢人百姓心懷善念,而是他們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的需要;

但是元朝這樣的情況,就連這一點點的限制都已經做不到了……普通百姓只是想要活著,即使是元朝這樣的異族王朝,他們也只是想要活著,可是這一點也只能是奢望。

再有,像是圖帖睦爾在位時期,這樣蒙古宗王、貴族、高官們參與反叛,確實是動搖了元朝的根基不假,但是他們如何能夠獲得反叛的資源?不正是透過自己名下的土地上的平民百姓嗎?

——雲南王叛亂,元朝調集多路兵馬,歷時年餘,方始平亂。在這樣一段時間中,雲南宗王籌措人手和糧草、朝廷籌措人手和糧草,籌措的糧草從哪裡來?作戰又用了年餘、顯然這些地方的耕種無法繼續……這些地方殘餘的百姓又當如何?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看著神蹟中元朝貴族們各個蠢蠢欲動,大量人員都想要在權力更迭中分一杯羹,沒有權力更迭就製造一個權力更迭……卻是想到了另一些人。

他冷笑出聲:“元朝,連蒙古人自己都不願意支援的朝廷,如何能夠繼續下去?”——他話中的這個“蒙古人自己”,指的並非是這些力圖掀起政治波瀾的貴族們,而是底層的蒙古平民。

他當年尚未登基,還是燕王的時候,身邊就有著蒙古士卒和將領,也對他們在元朝的情況有所瞭解,後來他還在史書中找尋過這方面的記載。在元朝的時候,蒙古平民舉兵造反的可不在少數。

【圖帖睦爾駕崩了,那麼接下來登上皇位的會是:甲.圖帖睦爾的嫡次子,孛兒只斤·燕帖古思

乙.和世?長子,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

丙.和世?次子,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元朝,至元年間。

忽必烈本人還沉浸在神蹟的上一部分內容中,遲遲沒有脫離出來。

在知道大元二十餘年間換了八任皇帝后,作為建立元朝、一輩子都在與政治和蒙古貴族們打交道的忽必烈就已經推斷出了後果,而後續神蹟講述的皇位更迭的具體情形,則是讓他將對於後果的嚴重性判斷不斷加重。

本來換皇帝過於頻繁,後果就已經可想而知;而大元換皇帝的經過,又大多是這樣的不體面,所造成的的動盪和影響必然會更深……

但是,總體而言,忽必烈發現,自己想的還是太好了——他確實沒有預料到圖帖睦爾登基之後,大元的情況會變得如此惡劣,更在於,大元軍隊的戰鬥力下滑這樣嚴重……

過了半晌,他才把目光投向了新出現的選項中。而這一看,讓他原本就已經涼透了的心更涼了。

繼承皇位的三個人選,一個是圖帖睦爾的兒子,還不是長子,剩下兩個都是和世?的兒子……這是怎麼說?皇位傳承又得來上幾次鬥爭才行?父輩中出了那樣的亂子,結果到了子輩還沒有結束,還得再來糾纏上幾次?

他痛苦閉目。而且,已知圖帖睦爾駕崩的時候,是二十九歲,和世?暴亡的年齡是三十歲,兩人相差了也就是四歲左右;而他們兩人都是這樣的年歲死的,他們倆各自的兒子,現如今又能有多大?

如果是圖帖睦爾的兒子,那麼必然逃不過一個幼帝的結果——作為幼帝,如何能夠統領朝局,治理天下?特別是,大元還已經走到了這樣的風雨飄搖的局面,若是幼帝登基,地方上必然混亂加劇;

如果是和世?的兒子,那同樣也是一個幼帝——如果是他的長子,可能能有個十歲多點,但這同樣也是幼帝。況且,和世?的兒子登基,必然會在朝中引動又一輪的血雨腥風、朝堂清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逍遙小神醫

大唐逍遙小神醫

步等閒
小說《大唐逍遙小神醫》是由步等閒連載的一本非常難得的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好書,《大唐逍遙小神醫》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仙俠 連載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