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雙方議和 (第2/3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爾哈朗等人,還是非常願意與明朝談一談、嘗試議和的,這也是皇太極的意思。】
【但是,明朝這一次做事屬實有點不講究。濟爾哈朗等人與明朝使者會面後,才發現這個使者並沒有明朝簽署的打算議和的文書,也沒有相關的證明方法——雖然他確實是明朝的使者。】
【但是,他真的能夠代表明朝官方,或者說皇帝的意思嗎?還是,這就是有些明朝大臣私下自行想要與清朝議和,但不具備什麼官方效力?】
【濟爾哈朗等人當然不願意就這麼開始議和,他們要求明朝必須給出一個能夠代表官方的國書來,否則議和不能開展。】
【這個訊息傳回明朝,陳新甲收到訊息後就告訴了明思宗。按理來說,既然明思宗打算議和,那麼就需要需要一份正式的國書作證,這是一個非常正當的流程。但是明思宗又不想給國書。】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對著議和之事開始了思考。
清那一邊想要議和,是想要藉此獲得喘息和發展的機會,因此他們願意進行一定時間內的議和;大明這邊呢,若是一定要說的話,那也確實是有議和的需要。
如果,真的能夠透過議和獲得一段時間內的遼東的和平,那麼大明能否趁著這個時間來簡單處理好國內的種種事務?比如,李自成這些反賊,比如,一些地方的天災和管理混亂,比如,朝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徵召一些兵馬並對這些新的兵馬加以訓練?
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議和其實也並不是一件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能否議和,還是要看當時的局勢以及己方的目標。
固然清軍在這段時間內也會獲得恢復發展的機會,但是大明同樣能夠喘一口氣。畢竟,此時的大明,確實是做不到兩線作戰了——只要明思宗,他能夠做到,抓住機會,基本上、大面上處理了國內的問題……
畢竟,明思宗他眼看著是打算嘗試議和了,而皇太極多半也會願意議和,這樣一來,朱棣自然是得想想議和能夠帶來的好處——
啊?
他和朱高熾幾人都迷茫地看著神蹟,聽著神蹟講到的內容……派出去了使者,見到了清軍統帥,打算議和,但是卻沒有國書或者其他證明的文書?
這什麼意思?明思宗到底有沒有打算議和?難道他就是想要作假哄騙一下清軍?
因為太過驚訝,朱瞻基還被茶水嗆了一口,半天才緩過來。
朱棣繼續看下去——哦,陳新甲彙報了,明思宗沒打算虛假議和,但是……他不想給國書?
朱棣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你既然打算議和了,又不給國書,算什麼事?沒有國書,誰知道你到底打不打算議和?
遼朝,統和年間。
蕭綽和耶律隆緒幾人也有些無語。
怎麼,打算議和了,卻又不想給國書?
聯絡前面明思宗讓陳新甲幾人秘密和談,不能走漏訊息的要求,幾人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明思宗,莫不是不想承擔這個議和的名頭吧?打算等到議和成功在向其他人宣佈?如果沒有成功,就不搭上自己的聲名?
蕭綽搖頭:“這可真是……”
雖然有時候議和這件事情,確實需要勇氣,但是也不能這麼來吧。這若是中間出了什麼岔子,那論罪的不就是陳新甲這些得到命令的大臣了麼?
以及,明朝朝中反對議和的聲浪居然有這麼大嗎?大到明思宗都不願意正面相對?可明朝也確實明擺著難以雙線作戰,同時應付清朝和李自成等人了啊。
耶律隆緒同樣搖頭,道:“說不定,是明思宗不願意承認清朝是一個可以對等的政權呢。”
【最終,明思宗給出了一封敕書,或者說手諭,內容是明思宗寫給兵部尚書陳新甲,讓他認真與清朝議和等等。】
【這算是表達了皇帝的意思,同意與清朝議和;又沒有直接寫就一封國書。】
【這封敕書到皇太極手中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份,也就是洪承疇被俘之後了。】
【對於明朝使者這一次遞交的敕書,皇太極心有幾分不滿和疑慮:這真的是明思宗的意思嗎?還是明朝大臣的私自行為?這封敕書到底具有幾分效力?……】
【此時,洪承疇既然已經被俘,皇太極便讓他辨認了一番,最終確定,確實是明思宗所書。】
【最終,經過多番溝通,幾次圍繞議和條件而磋商之後,在五月份,皇太極嚮明朝方面正式提出了議和條件的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