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淩河城 (第2/3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險,於是,最終,他選擇了遷安北的冷口關退回後金。】
【後續,就是明軍反攻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以及阿敏棄城而走後的後金內部鬥爭了。】
【此時,是天聰四年,崇禎三年。】
【皇太極在一邊忙著處理內政,包括壓制三大貝勒、設立六部、處理人口奴隸問題、拉出一支漢人軍隊等;明朝這邊,在遼東方面,則是重新起用了孫承宗,加緊對遼東各地的重建,以及對遼東防線的完善和加強。】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再度確定了祖大壽多半在後續中還參與了一些重要事件,畢竟,這裡還特意點出了撫寧由他的養子祖可法鎮守。
但是,祖大壽還會參與什麼事情呢?接下來,大明還會出現什麼大事?
——這件事情必然與後金,與皇太極有關。而皇太極此時的方針,如果如他所說,那就不是直接進攻大明,而是要不斷地削弱大明的力量,不斷地壓制消磨大明。
而孫承宗,他作為遼東防務的負責人,經過了後金攻入京畿之事,也必然要加強遼東的防守建設……這與皇太極的打算必然相悖……
常規的山海關等關隘加強防守,這不是皇太極在這個時候會動手的原因……
朱棣看著地圖,突然想起來了一個地方:“大淩河城!”
朱高熾和朱瞻基也看向這個地方,腦中回想起關於大淩河城的情況來。
上一次,皇太極在寧錦防線受挫的時候,就有提到明軍在重建大淩河城,而及至當時,還未能完成,便又被皇太極率軍毀壞。
但是,如果要重築大淩河城,理論上也當會有相應的防禦佈置,相應的兵馬準備。倘若這一次確實是大明在大淩河栽了一個大跟頭,那又是為什麼?
【大淩河城,顧名思義,有一條大淩河,其古稱渝水、龍川、白狼水,遼代以後改稱淩河(靈河)、大淩河。】
【大淩河,以及大淩河的河谷地區,是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淩河谷為行軍主道。】
【而對於後金與明朝而言,大淩河城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孫承宗走馬上任,作為曾經在遼東地區經營過的人,他對於大淩河城的重要性也非常清楚。】
【因此,崇禎四年(天聰五年),在處理完畢遵化四城的事務、又巡視了一遍遼東防線後,他開始著手準備重建大淩河城。】
【此時,寧遠一帶的巡撫是一個叫做丘禾嘉(邱禾嘉)的人,他和當時的兵部尚書梁廷棟關係不錯,是由梁廷棟力薦的。】
【早在孫承宗提出重築大淩河城之前,丘禾嘉就向梁廷棟建議收復廣寧、右屯衛等地,但梁廷棟心有顧慮,向孫承宗尋求建議。】
【孫承宗一定程度上贊成了這個提議,但他給出了一個先後順序:\"廣寧道遠,易受隔絕,當先據右屯,城大淩河,以漸而進。”】
【他認為,右屯衛已經被毀,重新修築之後就可以用作防守;而一旦右屯衛被重築,那麼後金軍隊必然不會幹看著,而是會前來進攻,他們的目標也必然是大淩河城以及小淩河城。為此,右屯衛之後就是入海口,依靠右屯衛,可以保證兵力補充以及糧草補充。】
【有了孫承宗的肯定,梁廷棟便在朝堂上提出了這一計劃,並堅決力挺。有了他的勸說,以及孫承宗的建議,最終這件事情就定了下來。】
【但是,及至旨意傳達到遼東,丘禾嘉卻並沒有按照孫承宗計劃的先後順序進行修築,而是在廣寧、大淩河城、右屯衛三個地方同時開工築城。】
【而還沒等到大淩河城幾座城池重新修築完畢,明朝內部就又出了變故——兵部尚書梁廷棟下臺了。】
【梁廷棟此人,各種把柄一堆,被人彈劾罷免也是正常之事。但他被罷免了不要緊,他此前推行的各種政令可還在實施的過程中,特別是重築大淩河城、右屯衛、廣寧的事情。】
【而明朝,作為一個搞黨爭到了一定程度的明朝朝堂,梁廷棟下臺後,接替他的是他的反對者,也因此,將他在任時的所有政令全部廢止,包括重築城池——“大凌荒遠不當城”。
明思宗也同意了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的觀點。
於是,將戍守軍隊四萬五千人全部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