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他也不奇怪。都過去那麼久了,大元、大蒙古國的輝煌早已過去,若是草原上的蒙古諸部認為後金是一個能帶來更大利益的合作物件,投奔後金也就投奔了。

但是,皇太極怎麼有臉說什麼“我滿洲與爾蒙古,原系一國,明則異國也”的?

大家不都是彼此互為異國嗎?蒙古是蒙古,女真是女真,漢人是漢人;若說各自的王朝,也有各自的王朝,蒙古有大元,女真有金國,漢人則有一堆……

如果非要說大家原系一國,那不就是大元?那也談不上什麼滿洲與蒙古一國,分明漢人也是同一國的。

他心中冷笑了一會兒,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臉皮以及隨時轉換說法觀點的能力,才是一個能成大事者應當具備的能力。

看看皇太極,說的多麼順口,多麼坦然,還能有理有據……

前面,在攻入明朝京畿之地的時候,還南下去祭奠了一番金太祖和金世宗,回頭就說與金國沒有關係。當然,他也完全可以說,當時祭奠金太祖和金世宗,也並非是出於與金國有什麼血脈民族的關係。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沉默。

他到不在乎皇太極的種種說法,反正為了達成目的,別說只是嘴上說說,就是真的稍稍變一變不涉及底線的觀點,又有什麼?

他在意的是皇太極對於大淩河城內大明守軍的評價,“善射精兵盡在此城”——其他地方就沒有了?所有的精兵,能夠達到這一高度的精兵,別的地方的駐軍就沒有培養出來?

且,“山海關以內兵之強弱,朕所素悉”……這話說的,完全不是什麼好話。

之前,皇太極進入了山海關內,他在大明京畿之地來去自如,轉戰數月,都沒有被攔下一二;而在京師外的作戰,起先大明軍隊還能佔有一定上風,在遼東軍隊撤了之後,滿桂帶著剩餘的兵馬就慘敗。

大明各地的軍隊的戰鬥力水平,差了這麼多麼?

——遼東兵馬未必有多麼強大,但是,大明內部的其他軍隊更差……是這個意思吧。

【八月十六日,明朝的第一波援軍到來。】

【這是從附近的松山前來的援軍,因為並非遼東防線大規模調動,因此到來的援軍僅有兩千人。】

【沒等他們抵達大淩河城下,就被後金軍隊擊敗。】

【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直接派出了貝勒阿濟格、碩託,帶著五百精兵、五百蒙古兵,前往松山錦州一帶阻擊明朝援軍。】

【八月二十六日,明朝第二批援軍到來。錦州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馬六千人前來,到了阿濟格營地,當天有大霧,人人之間甚至見面不相識,阿濟格率軍趁著大霧出擊,擊敗了明軍,甚至追擊到了錦州城。】

【明軍的第二次支援也宣告失敗。】

【第三次支援,就要到了九月中旬。】

【九月十二日,皇太極聽聞了明朝自關內派軍前來支援錦州等地,於覺得貝勒阿濟格此時的兵力有些少,於是又派了總兵楊古利帶著一半八旗護軍前往支援。】

【九月十六日,明朝的第三次援軍到來。】

漢朝初年。

劉邦搖頭,作為自己實打實帶兵打過仗的人,且有著在圍城內作戰經驗的人,他對於明朝的大淩河城確實不怎麼看好。

如果說祖大壽的大淩河城內兵馬甚少,實在不能僅憑自己的力量衝破後金包圍圈的話,沒有問題;但是,明朝兩次援軍都是這樣的情況……這分明就是在浪費時間,並且在給後金送戰果。

至於說這第三次援軍,雖然說和上一次已經隔了半月,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上一次援軍回去後,明朝就立刻開始組織第三批援軍,但是……其實還是被後金掌握住了節奏。

想到這裡,他不由開始思考一個嚴肅的重要的問題:究竟如何提升各軍之間、各地之間、朝廷與地方之間的通訊效率?

————

————

雉堞,又稱齒牆、垛牆、戰牆,是有鋸齒狀垛牆的城牆。可用來作為守禦城牆者在反擊攻城者時的掩蔽之用。垛口長度約幾十厘米到兩米。堞則是城牆上如齒狀的薄型矮牆。

按照查到的: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明: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營造尺:1尺=31.1厘米

清: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營造尺:1尺=32厘米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逍遙小神醫

大唐逍遙小神醫

步等閒
小說《大唐逍遙小神醫》是由步等閒連載的一本非常難得的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好書,《大唐逍遙小神醫》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仙俠 連載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