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退位 (第2/3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上多少建立功業的帝王的登基手續其實都沒有那麼十全十美,但這樣的瑕疵耽誤他們揚名青史了嗎?耽誤他們功業卓著、無可匹敵了嗎?耽誤他們為人稱頌、被永世銘記了嗎?都沒有。
就連李世民自己,都必須承認自己的登基程式是有瑕疵的,而且是不小的瑕疵——趙構那什麼父兄被擄以致臨危受命登基稱帝,和李世民的瑕疵比起來簡直都不是事兒!
“說到底,還是趙構這個人心有畏懼,他不是畏懼不可能回來的身上還揹負北宋滅亡的汙點的趙佶和趙桓,他是畏懼自己,因為他無能,他膽怯,他不可能達到宋朝軍民的心中所望——可他偏偏又是因為宋朝軍民心有所望才能夠登上帝位、掌握這一系列從前沒有過的權力。”
李世民完全不覺得趙構有什麼能夠帶領宋朝光輝起復的可能。
宋朝的大臣軍民對於這麼一個危難之中的皇帝的要求很高嗎?並不。他們多半想的只是皇帝能夠最終還於舊都,讓大家回到汴京,根本沒想著皇帝一定要收復河北河東;甚至他們還能繼續退步,只要皇帝堅決抗金、給奮戰的將士和受難的百姓以支援就可以。
但趙構連這點要求都做不到。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趙構自己心裡清楚,所以他對這方面無比忌諱。
“如果說趙構不當為帝,那苗傅這些人打算推舉誰?趙構的兒子?他兒子多大?而且要是他的兒子,那他遲早能夠動手腳搞復辟……”程知節對於後續的發展還是挺好奇的,“不過這幾個皇帝應該都是那宋太宗的子孫吧,倒不如推一個太祖子孫上位?正好前段時間他們還弄丟了太祖神位。”
越想,程知節越覺得自己的思路非常正確,逼迫趙構退位沒問題,但再擁立他的兒子有什麼意義?要做,還是搞個大的,直接推舉太祖子孫登基就對了!反正這皇位一開始不就是太祖皇帝創下的基業嘛。
再加上前段時間丟失的太祖神位……怎麼說不算是天意呢?
【這時候,苗傅邁出了第二步:要求隆佑太后、也就是元佑太后垂簾聽政,並派遣使節與金朝議和。】
【這好辦,趙構當即寫下詔書,請隆佑太后垂簾聽政。至於與金朝議和的事情,不用苗傅等人要求,趙構自己就已經去做了。】
【詔書寫好,趙構鬆了一口氣,這樣總該可以了吧?連太后都重新出來垂簾聽政了。】
【然而,詔書出示後,苗傅和劉正彥問詔不拜,他們邁出了第三步:“自有皇太子可立,況道君皇帝已有故事。”雖然確實是要隆佑太后垂簾聽政,但他們要的與她一同執政的皇帝可不是趙構。】
【隨同起事的張逵則補上了最後一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今日之事,當為社稷百姓。”隨後,他代表苗傅等人露出了最終的獠牙,圖窮匕見:“天無二日。”】
【有皇太子可立,且“道君皇帝已有故事”,還“君為輕”,最終又是“天無二日”,天下沒有兩個皇帝並立的——那還能是什麼意思?“上不當即大位”啊!】
【趙構還在城樓上不知道苗傅等人的話,但在城下、與苗傅等人交涉的百官可是聽得清清楚楚,聞言,大驚失色。】
【這是要改天換日!】
【官員們回到了城樓上,面對趙構的問話,俱都不敢對。只有時希孟簡單概括了一下:“有兩種方法:一則率百官死社稷;一則從三軍之言。”】
【而通判章誼則非常不滿,還斥責了時希孟的話,不過是後半段:“此何等語也!三軍之言,豈可從耶!”】
【趙構沒有管這些,他覺得這時候必須要讓太后出面了。】
漢朝,元狩四年。
大漢眾人原本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苗傅等人按照計劃,一步又一步,步步逼近,最終以軍力、以名望、以社稷百姓的名義逼迫趙構仿道君皇帝故事傳位皇太子,並讓隆佑太后垂簾聽政。
實在是精彩極了!
當然,他們都很清楚這就是那宋朝的事情,放在大漢根本沒有這個可能——最起碼在此時,在隨後的幾代君王時期,是不可能有的。要說最接近的,或許就是景帝時期軍功貴族們藉助八王之亂逼迫皇帝退步。
但當年的事情的結果如何,所有人都看到了。
於是,他們看得津津有味,但又劃分的清清楚楚,還有人看到興起之時甚至想要為苗傅喝彩——“什麼玩意兒?三軍之言有什麼問題嗎?三軍之言怎麼不能聽從了?那可是三軍整體的意見,難道這不夠?”
說話之人正是一個此時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