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反,嶺北行省的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

【他總共設立了十三個塞王(最初九位,後加至十三位),並推動塞王和北部衛所遊牧化,以養出最好的戰馬和牛羊。】

【而塞王們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自秦、晉、燕、寧、遼等九位親王逐漸成長起來, 他們被朱元璋選中,陸續就國於北防重鎮,在不斷地學習和實戰中中逐漸挑起了戍邊抗敵的重任。】

【洪武二十三年晉、燕兩王北征獲勝,朱元璋著手放權於晉王、燕王這些年長的皇子,讓他們頂替功臣老將起擔負邊防重任,統軍出征、巡邊、築城、屯田、練兵並選拔將領,這些戰鬥力強悍的塞王開始在北邊防務體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頗為感慨:“咱為這天下打算多不容易,分封你們就是為了大明的邊疆安穩、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

唐朝,武德九年。

李建成看著神蹟中明太祖的做法,不由開始回想唐朝初立時的情況。當時確實內外都不太平,也要李世民這個秦王四處征戰,但要是當時把他封到邊塞又會如何?是否能夠避免讓他的勢力坐大、危及自己?

不,不行。那個明太宗不就是藩王造反嗎?把李世民扔到地方,也沒辦法徹底杜絕他對自己的威脅,還不如這樣,找個機會徹底解決一勞永逸。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劉徹看著朱元璋陸陸續續分封親子,並給予兵權、讓他們成為北方邊疆的重要部分,雖然理解他的做法,但頗為不贊同。畢竟,漢朝除了匈奴外患,就是內部的藩王壓力。

“這明太祖怎麼想的,分封塞王,必定會招致藩王作亂。今日沒有,明日也必有。”他大漢的例子還不夠嗎?況且,看樣子那明朝和大漢之間隔了不止一個朝代,這些朝代就沒有藩王亂政的例子了嗎?

【朱棣登基後,必然會對藩王進行整頓。】

【但他本人也是塞王出身,在北疆二十餘年,很清楚塞王對北方邊防的作用。特別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當晉王病逝之後,燕王朱棣就成了明朝北部邊防中最為重要的支柱。】

【因此,對於北方邊防的情況、責任和壓力,他是最清楚的人。】

【削藩可以,但不可以將北方邊防一併帶累!】

【那怎麼辦?派將領前往?當然不行。邊塞重鎮,控兵無數,一個搞不好,就會重現唐朝藩鎮之亂。不管?更不行。變相削弱了邊軍戰鬥力,是想變成宋朝嗎?】

【沒辦法,只能皇帝自己親自上了!】

【皇帝親自坐鎮北疆,固然邊防壓力會驟然增大,但這不就沒有邊軍被削弱的風險了嗎?邊軍和中央軍合二為一,保證了高戰鬥力,也避免了軍隊失控。】

【皇帝在這裡,皇子皇孫在這裡,皇陵在這裡,朝廷重臣也在這裡,沒有人可以不對自己的安全重視,這不就皆大歡喜嗎!】

明朝,洪武年。

周王朱橚看著他四哥,有點恍惚:“四哥,你這想法還真是……”

朱棣聳肩:“確實起作用了不是嗎?看神蹟的意思,應該達成了我這方面的目標。”

武將們都微妙地看著朱棣,沒想到燕王還有這樣靈活的腦袋瓜。不過確實,雖然防守壓力會增大,但好處也會有很多。

比如,皇帝等皇室都不會像歷史上的一些朝代一樣對邊防漠不關心,朝廷官員們同樣如此,只要他們跑不了,就不會對軍隊瞧不起、過度打壓,軍餉兵器起碼可以有基本的保證。而這些情況可以持續到明朝徹底崩壞之前。

想到這裡,他們面色一僵,呸呸呸,胡思亂想什麼呢!大明自然會千秋萬代,綿延不朽!

重新回想神蹟,朱棣先發現了問題:“三哥病逝了?我成了北方邊防的支柱?不對,二哥呢?二哥也去世了?”

朱元璋身形一頓。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都是他封到了北方,如果他們不死,朱棣不會成為邊防支柱。他在老妻離世、失去了心愛的標兒以後,還要失去兩個年長的兒子嗎?

一時間,不由老淚縱橫。所有人都走在他的前面!只留下他一個人……

永樂十六年。

永樂帝朱棣看著兒孫,面色肅然:“俺遷都,就是為了讓皇帝擔起這個邊防的擔子,為了穩固大明的邊疆。這是鐵訓,日後兒孫斷不可有所更改!”

唐朝,貞觀三年。

看著神蹟講述朱棣的想法,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逍遙小神醫

大唐逍遙小神醫

步等閒
小說《大唐逍遙小神醫》是由步等閒連載的一本非常難得的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好書,《大唐逍遙小神醫》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仙俠 連載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