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採礦產、勘察土壤嗎?”朱高熾道。

“沒錯,下南洋、特別是那什麼南非的事情就還是交給鄭和,他有經驗,俺比較放心。”至於這兩個宦官,既有出海經驗,也是他信任之人,這樣的大事兒交給他們正好。

“爺爺,是要再培養一批水師嗎?”如果要向東邊的大陸探索,現在的人手肯定不夠。

“不止,還要有更多的能夠統管之人,等鄭和回來後看他手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朱棣看著他的兩個繼承人,鄭重囑咐,“出海一事,務必視為國策,代代不斷,不可輕言放棄!”

秦朝。

秦始皇看著神蹟中那些一年兩熟、三熟的土地,心潮澎湃。遠的不提,近的有此等土地的,就在南方的安南等地。若能獲得此等天賜之地,大秦何愁不興!

至於南洋諸國,以大秦現在的船舶水平,短暫航行也不是不可行,如此一來,那些土地一樣可以屬於大秦,既可以解決黔首的生計問題,又可以擴大大秦的土地,也不用擔憂有功之臣的酬勞封賞之事。

不過,大秦之外,原來還有如此之多的地方。能否把一些六國之人遷徙到此呢?

漢朝初年。

劉邦看著神蹟中廣闊的世界,不由嘆息:“乃公實乃一井底之蛙耳。”

不過,感嘆歸感嘆,幹活歸幹活。他向跟自己一同打天下的老夥計們說道:“看來這造船和訓練水師一事,還得儘快提上日程,若能獲取礦產、亦或者那一年多熟的土地,於我漢家就是無可比擬的大功了!”

不過,他也很清楚,自己這一代恐是見不到什麼成效了。真正的結果,還是要交由後世子孫去做才行。

元朔元年。

本就心裡既裝著西域邊疆,又裝著寬廣大海的劉徹,宛如被打了好幾劑強心針一般,整個人都興奮不已。

“倭國的金銀礦……還有南洋的金銀銅鐵……南邊一年三熟的土壤……還有那畝產驚人的作物……”怎麼辦,當然是加緊造船,然後先去倭國來一波錢啊!接著去南洋,搞一波土地,如此一來,大漢的國力豈不是會翻倍上漲?那樣,又何愁攻打匈奴的錢糧不足!

至於東邊跨過大洋的大陸上的農作物,那個慢慢來就行。

首要任務,還是要造船!

想到這兒,他有些坐不住了,連聲詢問身邊的侍從:“之前朕宣召的樓船官和少府卿呢?何時才到?”

宋朝。

趙匡胤感覺自己在長時間的憂愁之後,終於聽到了一個、許多個好訊息。

眼下,他的軍隊兵強馬壯,還有了之前不曾有的大量火器。況且,他還打過水戰,自認為自己和軍隊的水戰水平不錯,也覺得大宋現在的造船水準堪稱一流。

這麼算下來,去倭國、南洋搞點副業也不是很難的樣子嘛。

畢竟,誰會嫌自己糧多、錢多、礦多呢?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覺得自己又找到了一個真愛活動:出海。

見他像是蠢蠢欲動的樣子,大臣們對視一眼,覺得還是先暫時勸住再說,畢竟現在排在任務列表第一項的是攻打突厥,一雪前恥。

魏徵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陛下,臣知您欲為天下百姓尋得富足之法,也為大唐鑄造盛世之基。”先誇兩句,“但出海航行一事,須得從長計議,也非一時之功。眼下朝廷尚有大患未解,不宜另行他事。”你還是先把突厥搞完再說別的吧!

太宗皇帝噎了一噎,從善如流:“朕知曉愛卿之意。放心,肯定要先解決西北一事,但出海也可先提上日程。”

眾臣應諾。

【當然,出海只是朱棣生涯的一部分。作為一個馬上皇帝,佔據他人生大部分的還是戰爭。】

【生於戰火的他,一生也與戰爭密不可分。】

【在開始,我們就提到過,他與戰爭有關的多個稱號:漠北的征服者,越南(安南)的毀滅者,徵北大將軍,永樂年間的第一名將……】

【而達成這些稱號,除了因為他自身軍事水平、明朝軍隊水平都很高外,與一種武器的使用也脫不開關係。】

【這種武器,就是讓靖難中的朱棣也險遭不測的火器。】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坐直了身體:“終於要講這火器了嗎?”先前在靖難的時候,神蹟只是提到火器,隨即便一掠而過,著實讓他好奇了半天。

【火器的誕生,第一個關鍵在於火藥。】

【唐朝初期,孫思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逍遙小神醫

大唐逍遙小神醫

步等閒
小說《大唐逍遙小神醫》是由步等閒連載的一本非常難得的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好書,《大唐逍遙小神醫》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仙俠 連載 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