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挖了壕溝如蛛網,用石頭堆砌了防禦線,但足利義持還是沒想到,大明的主力重炮竟然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射十六枚。
十六枚重炮炮彈,確實轟出了一片缺口。
在這十六枚彈坑附近,幾乎沒幾個完整的人了,四百料和兩百料戰艦抵近之後,迅速讓運載計程車卒登陸上岸建立陣型。
於此同時,艦隊還在不停炮擊,給登陸軍隊製造更大的空間和時間。
最開始的時候,日本軍隊發現大明雄師登陸了,足利義持大概認為這是個良機,可以趁你的步卒在船和岸之間,你大明的火炮也無法炮擊的絕佳機會,展開近身肉搏戰。
因此儘管有火炮的火力覆蓋,但在登陸時,戰事依然慘烈。
足利義持挖的蛛網在這一刻起到了大作用,幾乎可以讓麾下士卒頂著大明的火炮火力覆蓋,在極短的時間內支援戰場任何一個點。
加上雙方士卒短兵相交,大明艦隊也不能再繼續炮轟纏戰中的雙方,只能儘可能的壓制趕過來阻止大明雄師登陸的日本援兵。
所以登陸戰其實異常慘烈。
日本士卒在戰死,大明士卒也一樣,被主力重炮犁過的這片海灘上,出現了一副蔚為壯觀的畫面:大明的兒郎下船,衝鋒,如海浪一般衝到沙灘上,然後遇上從遠處“蛛網”裡跑過來的日本增援士卒,雙方立即纏戰在一起。
結局都一樣。
大明士卒死完了,會有源源不斷的戰艦運送兵員過來。
而日本增援士卒死完了,大明士卒還沒有去佔據到有利地勢,就又看見大批的日本增援士卒從“蛛網”中爬出來。
雙方陷入焦灼之中。
在應天號上目睹此狀的朱棣立即下令,改變登陸戰略,採用鎮西公提過的計劃:即登陸之後先守住一片,再徐徐圖之。
之前的戰略是朱棣指定的:大明士卒登陸之後,迅速攻佔幾個戰略要害點,然後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區域,再展開防守。
和黃昏的計劃是完全相反。
黃昏的計劃是先防守,然後再擴張。
朱棣也不是迂腐的人,一看自己的計劃行不通,立即換黃昏的計劃——改變的不僅僅是戰略計劃,還有戰術和戰備武器!
所以這一次登陸不一樣,趁著一次優勢,把日本增援士卒殺了個七七八八後,大明後續登陸士卒中出現了一批奇怪的人,幾個人扛著一個黑漆漆的東西,共有七個,到了沙灘上,迅速在地上安置妥當,背海朝向陣地,黑洞洞的槍口主要針對“蛛網”所在的地方。
神機火器!
之前的登陸戰中,朱棣認為登陸後肯定要面臨肉搏戰,所有登陸士卒沒有配備火器——近身混戰,火器反而沒有威脅。
但按照黃昏的計劃,就是登陸之後,立即依靠火器的壓制力,強行佔據一塊地皮,然後等後續兵力補充後,再依靠強大的兵力和火力優勢,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建立據點。
這很難。
這個據點不僅要修築堡壘工事,還要擴修港口,確保鋼鐵戰艦可以靠近——運兵,還是鋼鐵戰艦來得更快一些,而且在據點的建立期間,肯定會受到日本軍隊的騷擾,但只要這個據點一旦建立,那麼日本就回天乏術了。
而且還得有個前提——日本沒有水師支援。
如果日本有強大的水師,把你後勤線給切斷了的話,那大明就算在松浦建立一個據點也毫無用處。
好在日本水師已經全軍覆沒。
足利義持手持望遠鏡看著遠處,手在發抖,他做夢也沒想到,大明的火器竟然先進若斯,是想都不敢想的。
那種一炮就能炸得大地開花的火炮既不說了。
現在又來了個這個東西——印象中,這個東西在亦力把裡出現過,根據諜報,當時是裝備在泰山號上的,現在這麼看來,它本來就是獨立的火器?
足利義持的眼中,看見七團火舌。
吐著無數紅色的獠牙。
己方計程車卒,被這紅色獠牙咬中,不是一個一個的倒下,是大片大片的倒下,這七團火舌帶來的殺傷力,瞬間讓趕過去增援的一千五百人全軍覆沒!
這這一千五百人從壕溝裡爬出來,衝鋒的距離還不到三十丈!
太可怕了。
這就是大明的機槍?
但不論有多麼可怕,足利義持知道他自己沒有退路,若是讓大明成功登陸,失去了水師的日本,將會一步步被大明吞食。
所以他只有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