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沒表態,看了看天色,“不早了,準備大朝會罷。”

各回各家。

朱棣熬了一夜,本該頹靡不振,不過一想到即將出徵日本,而且他這一次篤定了心思,要御駕親征,所以情緒激動。

到了奉天殿一看,今兒個來的臣子滿滿當當的。

昨夜京營、錦衣衛和東廠全城大動,一般朝野臣子都知道發生了大事,可具體發生了什麼的,沒幾個知道,只有被朱棣宣召去長春郡王府的人知曉。

所以今天大朝會,大家都來打探訊息了。

看見大婚的太孫殿下竟然出席大朝會,不能不說有點意外——新婚這幾天,太孫是可以請假去愉快的“玩耍”的。

畢竟國本很重要。

你太孫都二十多歲了,結果還沒一子半女,這不利於國家的長久穩定。

結果眾臣又發現太子沒來。

什麼狀況?

怎麼太孫不請假,太子反而請假了。

一眾人莫名其妙。

旋即心裡暗暗顫抖,難道又將是一場狂風暴雨——太子怕不是病危了,太子一旦病危,朱高煦就又有一絲絲的希望。

不過太子應該沒薨天。

如果薨天了,現在就該戴孝了。

朱棣掃視群臣,嗯,太子沒來,很正常,他受傷要臥床半月有餘,這段時日自己又得操勞政事,倒是個機會,可以培養一下朱瞻基了。

讓他多參與到政事處理中來。

朱棣眼光再一掃,發現還有個人沒來,頓時有點不爽了。

待群臣行禮之後,鴻臚寺官員上前,奏報了關於出京赴任、致仕和入京述職、謝恩的官員及其人數,這些小事,朱棣今日就省過了,沒有接見他們。

主要是出入京畿的官員,都不是什麼大人物。

原本是有人要離開京畿的,比如地方藩王和劉寧然于謙等人,參加完太孫的婚禮,就要趕緊回到各自任職地工作。

不過昨夜發生了那樣的大事,不知道陛下接下來有什麼安排,所以這些人又要多逗留一兩日,至於邦國的使臣,還要玩兒一兩天。

現在外邦使臣最喜歡出使大明。

有錢賺。

關鍵是這邊確實繁華。

朱棣掃視群臣,略一沉吟,道:“鎮西公怎麼回事,怎麼沒來上朝?”

相關負責的官員剛想上前解釋,就見太孫朱瞻基上前一步出列道:“回稟陛下,夜裡鎮西公從微臣府邸離開前說,要回去補瞌睡,如果陛下有急事召見,他會立即前來。”

朱棣:“……”

睡你妹!

你才三十多歲,老子六十多歲了,熬了個通宵,也沒有睡覺,你倒好,竟然跑回去睡覺了,而且還如此不隱瞞。

簡直……

算了,他好歹沒有欺君。

再說今天的事情,也不需要黃昏再來說什麼,打日本是必須的,具體的準備是由朱高煦負責,今日主要是和官員商討兵員問題。

咳嗽一聲,“昨夜太孫大婚,本是普天同樂的吉慶之日,然而卻有人犯我大明天威,今日派出刺客同時行刺於太子太孫以及漢王。”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

知道真相的臣子們還算安靜,不明真相的臣子們交頭接耳——也顧不上都察院的某位負責朝堂禮儀的御史在監督有沒有人殿前失儀了。

那位御史有些為難的看向朱棣。

交頭接耳什麼的太多了。

朱棣對他微微搖了搖頭,這樣的大事還不允許臣子們失態麼,如果這都不失態,那大明的臣子也對太子太孫太不尊重了些。

待議論聲平息了些,朱棣繼續道:“刺客已被活捉,錦衣衛和東廠連夜審訊,知悉刺客是十九年前,趁著朕封天靖難潛伏到京畿,直到近期才開始謀劃刺殺太子太孫和漢王,其用心之險惡,十惡當誅!”

這是要斷老子這一脈的根本,當然用心險惡。

朱棣就三個兒子。

朱高燧已經死了。

如果朱高煦和朱高熾已經朱瞻基一死,那麼從朱高燧、朱高熾和朱高煦三人的後人當中挑選未來國君,誰都不如朱瞻基。

群臣噤聲,等著朱棣繼續發言。

朱棣很是滿意的掃視了一眼,“刺客是在十九年前,在足利義滿的親自指揮下,安排在京畿的,最近由足利義持策劃,趁昨夜太孫大婚發動。”

一席話驚起千重浪。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流光飛舞
關於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八路軍,他們屌絲又窮逼,他們飯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開動腦筋給他們送金幣,...
仙俠 連載 260萬字
樓高不見章臺路

樓高不見章臺路

字如卿
關於樓高不見章臺路:和其他穿越女不同,沈莙沒有半點作為穿越女該有的優越感。歷史學得不錯,沒成想是架空。家世不算太差,可惜卻是庶出。有個頗受寵愛的生母,偏偏去的早。爹不疼娘不愛的卻也平穩地及笄了。參選秀女,被撂了牌子。低不成高不就地加入了內庭怨婦女官一族。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原以為好容易看懂了遊戲規則終於熬出頭了,卻在此時開罪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擅權宦官。從此小心翼翼磕磕絆絆
仙俠 連載 87萬字
北宋生化危機

北宋生化危機

俗墨
關於北宋生化危機:閉上眼,一個餓殍千里,行屍遍地的地獄便過去了;睜開眼,一個風雅清麗,雍容鼎盛的北宋已經撲面而來。從生化末日穿越到北宋,成為了後周皇族遺脈,本以為逃離了那個噩夢般的末世,誰知生化危機依舊如影隨形,跟隨他來到了北宋,在重文輕武,卻又豪客如雲的大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化末日席捲全國。那一年,大遼已經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大金如同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江悍然揭竿而起,橫行千里;方臘割佔東南
仙俠 連載 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