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滿朝反對,朱棣還是任命高賢寧為交趾布政使。
何謂天子皇權?
這就是。
管你什麼滿朝反對,天子決定了的事情,無可更改,畢竟明初的皇權集中在皇帝手中,尤其是朱元璋沒有設定丞相這個官職。
如果在宋代,天子的決策有可能是被左右相公、參知政事給阻攔的。
明初就不會。
但是到了中後期,皇權又衰弱了。
因為內閣強大了。
張輔在應天沒呆上幾天,又要帶著一眾將領回到交趾,要確保交趾那邊三司建立,同時也要確保今後大明對交趾的絕對掌控。
在出發之前,參加了朱能的葬禮。
朱能是征討安南時,走到廣西邊境時發病而亡,不算死於沙場,不過有感於他這一生的戰功,朱棣還是為他專門舉行了葬禮。
追封其為東平郡王,諡號武烈。
這是何等的榮耀。
封王了。
雖然是郡王。
估計等以後朱棣駕崩之後,朱能還有機會配享廟庭,不過朱棣當下對朱能也極其厚待,因為朱能死的時候才三十七歲,他的兒子朱勇年紀尚幼,但朱棣還是打算讓朱勇世襲成國公。
朱勇是洪武二十四年出生,1391年,如今是永樂四年,1406年。
現在才十五歲。
不過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辦,是以朱勇世襲的事情,朱棣打算忙完之後找個機會下旨,反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朱能的功績,足以恩蔭他的兒子。
於是十五歲的朱勇,即將成為大明最年輕的國公爺,而朱能的妻子王氏——現在應該叫東平郡王夫人,也水漲船高,成了朱府主人。
在這樣的局勢下,朱勇成了個香餑餑。
畢竟年幼,好拉攏。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在秘密想辦法,要將朱勇拉攏到己方陣容裡。
只不過因為朱棣還在應天,大家不敢囂張,暫時隱忍而已。
黃昏也是這麼想的。
他為了自己的前途和藍圖,也要拉攏朱勇,並且還會想法設法讓張輔也站在自己這邊,有了這兩位的支援,今後就可以和漢王和趙王分庭抗禮。
難度很大。
不過黃昏現在也不急於去找朱勇,別人剛喪失沒多久,你就去一通巴拉巴拉的說辭,朱勇以後也是要成為軍中大才的,豈能沒點脾性。
趕出府邸都有可能,暫時別去自討苦吃。
黃昏現在還有事情要做。
張輔明後日就要出發去交趾,在這之前,得想辦法撈點這位大佬的錢出來,反正他剛打了勝仗,陛下的賞賜很多,真是羔羊待宰之時。
不過在此之前,黃昏還是向著心心念唸的《清明上河圖》下手了。
袁忠徹在跟隨朱棣北上第一次討伐韃靼南下時,還只是尚寶司丞,這一兩年升了個小官,成了尚寶司少卿,暫時屈居在尚寶司卿徐膺緒之下。
有了這層關係,黃昏就好辦了。
這一日,去徐府找到徐膺緒,如此這般一說,二舅哥說行,那我著人過去問問袁少卿今日有沒有空,有空的話去拜訪一下他,他那瞻袞堂藏書之豐盛,連陛下都提過,幾位眼紅。
黃昏急忙拉住二舅哥,說:“別,如此一來,意圖來明顯,這事吧,還得讓袁少卿自己提出來比較合適,所以我們應該如此這般……”
話一說話,徐膺緒口瞪目呆,弱弱的道:“會不會有點卑鄙了?”
黃昏義正言辭,“哪裡卑鄙了,袁少卿瞻袞堂藏書千萬,也不差這麼一幅兩幅畫了,況且二舅哥你應該知道,袁少卿的瞻袞堂裡,比這《清明上河圖》出名的多了去,據說還有吳道子的真跡?”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作品。
距今也才兩百多年。
在明初,它的價值和藝術性,還沒有被完全發掘出來,這時候的讀書人知道這幅畫的精妙之處,但還沒躋身十大名畫,因為當下就沒這個排行榜。
其藝術價值,不過是讀書人之間的口口相傳,而讀書人又是相輕的,所以哪怕袁忠徹收藏了《清明上河圖》,也並非是一件驚動文壇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誰沒有幾件珍貴無比的藏品?
饒是如此,《清明上河圖》也是無比珍貴的藏品,如果走正常渠道,估計黃昏出再多的錢,袁忠徹也不會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