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這邊已經知曉周李氏和吳溥的事情。
畢竟有傷風化。
寡婦麼……就該守寡等著立貞節牌坊。
但周李氏強勢啊,一看孃家人這態度,立馬拉著吳與弼要走人,她還沒出嫁的小妹急忙當老好人,兩頭勸說,才讓周李氏雙親微微擠出一點笑臉。
女眷在廚房忙碌,年近五旬的當家人老李坐在院壩裡抽著旱菸曬太陽,黃昏笑著說李伯有空沒,要不帶晚生去學習一下琉璃製作。
老李是個手藝人。
早些年窮小子一個,日子過不下去了,索性跟著某家大商號的海船下西洋,辛辛苦苦幾年,命大,活著回來了不說,還因緣際會學會了琉璃製作。
但終究是不入流的小工坊。
黃昏這束髮少年一看就是讀書人,竟對琉璃製作感興趣,老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哈哈大笑說走走走,今兒個讓你們開開眼。
工坊在鐘山下一處小河畔,早已停工,佔地面積不大,雜七雜八的堆放著石英砂等原材料,以及一些失敗產品。
老李興高采烈的給黃昏說著一些簡單的工藝流程。
核心技術肯定不會說的。
黃昏在心裡仔細盤算了一陣,覺得不僅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稍稍擴大規模就可以大量生產玻璃,具有一定的商業能力。
從懷中掏出早就畫好的燒杯、燒瓶等設計圖,遞給老李,說李伯你看看,這些東西能製作出來不。
老李不解的接過,只看了幾眼就搖頭,“不行啊。”
黃昏問道:“哪裡有問題?”
老李嘆道:“目前大明境內所有工坊製作出來的琉璃,都不可能承受這麼高的溫度,一燒就破碎了,你這個要求整個天下絕對沒人能夠做到。”
這是工藝難題。
黃昏就知道是這樣。
別說大明,就是西方那邊,現在也很少能製作出耐高溫的燒瓶、燒杯和鵝頸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