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皇太后的兄弟,論資歷和輩分他都比何進要高,自然不甘屈居於何進之下的。於是乎,董重也想憑藉靈帝母親董太皇太后為助力,與何進爭一爭權力。
恰好,董太皇太后也看不慣何進兄妹囂張跋扈的樣子,就藉口按照祖宗家法**不應干涉朝政,讓何太后退回**來。何太后自然不會搭理那個老太婆的,依舊繼續垂簾聽政。對此,董太皇太后異常的不滿,便也要求要垂簾聽政,憑什麼你太后可以垂簾聽政,哀家太皇太后就不可以垂簾聽政?
何進不禁又是冷笑,你個該死的老太婆,我看你安生rì子過夠了,活得不耐煩了是吧!於是,何進便連同三公等一干黨人上奏說,董太皇太后暗自派遣中常侍夏惲與州、郡官府暗中勾結,狼狽為jiān,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另外,按照家法,郡國的王后不可以居住在京城,應當將其遷回到自己的封國去。何太后裝模作樣地批准了這一奏請。繼而,何進又命令尚書檯免除了董重的職務,並帶人包圍了車騎將軍府,將其逮捕入獄。董重不堪受辱,自殺而死。董重死後的整整第二個月,董太后也跟著死去,至於其死因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而就在這段時間裡,河東的局勢依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原本我們以為只要將這一干亂匪困死在谷中就行了,哪料想山谷的後方還有一條路竟然可以通往上黨郡南面的高都縣(今晉城)。於是,白波軍首領郭大便留一部分人守住谷口,帶領另一部分人連同於扶羅一眾在內,從另一條路前往上黨、河內去搶掠。不料搶掠不利,他們遭到了百姓的強烈抵抗,非但什麼也沒能搶到,還損失不少人馬。
由於須卜之前已經死了,此時的於扶羅便想要回去接任原本屬於自己的單于之位,於是派人回到族裡表達了自己的意向。然而,族人們卻都表示不願接受他。無奈之下,於扶羅只好繼續留在河東,與白波軍合混在一起。
董重死了以後,宦官們感到異常恐懼,便轉而開始送貴重的財物給何太后,以此來討取她跟少帝的歡心。因而有何太后的庇佑,這些人暫時得以安然無恙。六月十七rì,靈帝被安葬在文陵。從陪喪到下葬的這兩個月的時間內,何進自以為自己的權勢足以熏天,無人能撼動其地位。於是,除了上朝之外,他就一直都呆在自己的府中貪圖安逸,就連靈帝下棺這天也沒有前去送葬。
卻說,渤海王劉協跟少帝劉辯之間的關係處得挺不錯,劉辯覺著還是給劉協的封國近一些比較好,這樣他們就可以經常在一起玩耍了。何太后心想如今大局已定,劉協的封地離京城遠近與否都已沒了什麼關係,既然少帝要求了,那就隨了他的心意吧。隨後,何太后便又下詔改封劉協為陳留王。陳留國就在兗州西部與司州搭邊的區域,距洛陽不過就三百多里的路程而已,也是一個比較富庶的郡國。
司徒丁宮對何進先前不去為靈帝送葬的行為感到不滿,就上書太后請求予以責罰。此舉卻遭到了何進的忌恨,而後丁宮被免去了司徒一職。
由於十常侍繼續在朝中得勢,其宗族內的人依舊佔據著司州內各郡縣的重要職務,貪汙受賄,囂張跋扈,一如既往。繼而,袁紹便勸何進找機會將宦官給一網打盡,以免其得勢了後再像以前一樣再迫害黨人。何進深以為然,便又奏請何太后,將中常侍等所以在宮中侍奉的宦官全部撤換掉。何太后又哪裡肯願意,要知道每個月十常侍都會固定向她進獻一些奇珍異寶,倘若將十常侍都給撤換了,她又哪還能再得到這些進獻。對此,何進無可奈何,便只好徐徐圖之。
繼而,何進又採納袁紹的建議,徵召各地統兵的將領前來,以誅除宦官為口號,想透過大造聲勢來迫使何太后不要再繼續袒護宦官。對此,主簿陳琳與典軍校尉曹cāo都不約而同地暗自感到嘆息,覺著這幫掌權之人整rì裡只知道勾心鬥角、爭權奪勢,也不關心百姓疾苦,總是這般鬥來鬥去的有個毛意思啊。侍御史鄭泰更是對這樣的事情深惡痛絕,很是乾脆的就直接辭官離去了。
除了徵召各地統兵的將領還不夠,何進又派遣自己的府掾王匡、騎都尉鮑信、兵曹張遼等人前往兗、冀一帶募兵,以及讓丁原率兵搶掠河內,且放火燒燬孟津渡。以此來繼續對何太后施壓。
當朝廷裡的鬥爭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河東的我們,每rì無聊之餘就以下「中國象棋」為樂。
原本一開始我們是去陣前叫戰單挑來著,但是對方在損失了幾名將領以後,就不敢再上前應戰了。說起單挑廝殺,這可把董卓給看得過癮的不得了,在耐不住的情況下,他也上到陣前來叫戰要求單挑。然後,一個叫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