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吉明白過味兒,一腳踹翻桌案,離席怒去。
中日和談失敗。日本第二次侵朝戰爭開始。
明使楊方亭歸國後,一一把實情稟告明神宗。不用說,皇帝大怒,不僅把沈惟敬下獄處死,連兵部尚書石星也不能辭其咎,捕入詔獄論死。
沒有實際內容的“勝利”
——日本第二次侵朝戰爭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緊鑼密鼓安排過後,派十五萬人二次入侵朝鮮。在朝鮮,稱之為“丁酉倭亂”;在日本,稱為“慶長之役”。
由於得知日本加藤清正已經率兩百多艘戰船在釜山東北紮營,明廷才意識到日本再來的現實,先後派出麻貴、邢玠和楊鎬前往朝鮮禦敵。
有讀者會問,先前在第一次抗倭援朝的李如松為何不露面?問的好。李如松時任遼東總兵,《明史》上講“土蠻寇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其)巢(穴),中伏,力戰死”。清朝史官支支吾吾,所謂的“土蠻”,可能是滿洲土著或者是蒙古部落。所以,李如松戰死於遼東總兵任上,自然不能再去朝鮮。
日軍此次之所以能順利登陸朝鮮半島,正在於朝鮮內部臨陣換將,把名將李舜臣撤職,其海軍失去主心骨,一戰便大敗虧輸。
李舜臣,字汝海,自小受中國傳統的儒家教育,忠臣孝子之念,深植其心。第一次日本侵朝期間,朝軍諸路皆敗,惟有李舜臣所率水軍取得重大勝利。他研發了獨特的鐵甲龜船,在玉浦海戰中打得日本水軍倉皇逃竄,並在緊接的唐浦海戰再次大敗日軍。特別是閒山島大戰,李舜臣所率朝鮮水軍智爭力取,擊沉日船近百艘,殺死淹斃倭兵數千人,誠為朝軍罕有的大勝,極大打擊了日軍的海上運輸線。
如此功勳卓著大將,在日軍第二次侵朝的關鍵時刻,竟然因李朝內部黨爭牽連,被革去軍職。而後主將朝鮮水軍的,換成了大草包膽小鬼元均。結果不必細說,海上遭遇戰,由於元均指揮無方加膽怯,朝鮮水軍全盤皆潰,元均本人也在逃跑時被日本人打死,朝鮮的制海權,落入日本水軍之手。
不僅朝鮮水軍大敗虧輸,入援的明軍也不斷敗績。守衛南厚的明軍最早被日軍擊敗,主將遁逃。全州、莊州明軍見勢不妙,拉起隊伍就跑,日軍在二地瘋狂屠城。
明方統帥時任“備倭大將軍”麻貴也是草包軟蛋,聞訊竟想棄漢城逃鴨綠江,多虧其手下參謀勸阻,加上明軍不斷入境,李朝的朝軍也從忠清道發兵來援,老麻才稍穩心神。
日軍集結完畢後,對漢城發動猛攻。昔日李如鬆手下的得力謀士李應試還在,他以沈惟敬的名義派人到小西行長營中“講和”。這位小西挺“義氣”,見老沈哥們有口信來,立刻止軍不攻。加藤清正部本來就要攻克漢城南面險隘稷山,由於失去小西行長的支援,半途而廢,只得領軍撤至蔚山一帶,漢城暫時告安。
年底,明朝海軍源源不斷地載明軍入朝,水師提督陳璘率副將鄧子龍等人相繼入援。朝鮮國王知錯就改,重新起用李舜臣,雖然他當時手中只剩下十二隻殘艦,也積極備戰,招募水兵,與明軍水師積極配合,協力合作。
眼見手中已有四萬精兵,總督邢玠和經略楊鎬兩人商議後,決定主動出擊,發三路大軍率先攻下慶州,然後直接向蔚山邁進,準備全殲日軍最殘忍戰鬥力最強的加藤清正部。
三路大軍中,高策領中軍,李如梅(李如松弟)率左軍。李芳春領右軍。於是,楊鎬命令二李統主力直攻加藤清正,高策留中策應。蔚山大戰拉開序幕。
蔚山大戰初始階段,李如梅與參將楊登山首建奇功,以輕兵誘敵,在海邊設伏,一下子殺倭四百多人,餘賊倉皇遁去,退守高地勢、強堡壘的島山石城。為了減緩明軍進攻,日軍在島山下部設定三道圍柵,據險而守。明朝副將陳寅率手下浙兵,奮呼而進,不顧矢石和槍彈交加,冒死衝擊,立破兩重柵,進抵最後一道守柵。柵破唾拔之際,正在山下坐陣的楊鎬私心頓起,命人鳴金收兵。浙軍不敢抗命,只得悻悻而返。這幫“戚家軍”的老班底已經在山上犧牲了數百兄弟性命,功敗垂成。
楊鎬此人,河南商丘人,萬曆八年進士出身,由於在遼東任事,與李成梁家族關係密切,與李如梅關係更好。本來他在萬曆二十五年春與李如梅出塞擊敵時因敗失要受處罰,朝鮮倭兵二次入侵,明廷免去其罪,擢其為右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
楊鎬入朝後,上奏上事,多為雜苛小事,與朝方多生嫌隙,當地人怨之不已。他在島山下方看見陳寅浙兵先登,馬上要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