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塔山、寧遠、前屯衛、中後所、中前所等八城屯精兵近八萬人,大大加強了寧錦防線的實力。
面對洶洶而來的皇太極滿清軍,洪承疇審時度勢,在得知吳三桂等一萬明軍分赴松山、杏山馳援訊息後,他又下令總兵曹變蛟、馬科等人率二萬人出關,於五月十六日抵達寧遠。
先行抵達杏山的吳三桂非常勇敢,率軍與清軍交戰,可惜先勝後敗,幾乎陷沒於陣,數千明兵被殺。
清軍此次攻圍寧錦非常有耐心,已經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並定期三個月輪換士兵,保證士氣和進攻能力。同時,清軍按部就班,逐步清除錦州城外的明軍堡壘。
錦州城內明軍並不示弱,屢屢出城與清軍交手,雙方殺傷相當,誰也不佔大便宜。
清軍、明軍雙方源源不斷運糧運攻具於寧錦,大打消耗戰。
在環圍錦州的情況下,清軍仍多疏漏,近兩萬石糧食在交戰期間被明軍運入城內,極大鼓舞了明軍士氣。
七月間,洪承疇本人自率曹變蛟、馬科、吳三桂、劉肇基四位總兵官帶兵四萬至杏山,與清軍大戰,吳三桂一部獨勝,清軍退卻。由此,清軍全部集中圍打錦州的企圖受挫,明清兩軍在松山、杏山與錦州之間形成戰略相持。
洪承疇在杏山首戰後非常有信心,急忙上奏朝廷,請求派十五萬大軍以及運送能供一年的糧草到位,才能最終取得戰爭勝利。同時,他調動靈活,為節約糧食,只留吳三桂一部萬餘人馬於松、杏一帶,拖住清軍,其餘兵馬即刻回關內休整養銳。他還下令宣府、大同、密雲三總兵出關,準備轉年待諸軍集結完成後畢其功於一役,與清軍決戰。
漢奸張存仁對滿洲主子可謂用心良苦。他發現清軍包圍錦州有多處缺口,即刻苦口婆心勸說皇太極從嚴從重懲罰鬆懈的清將,加強圍困,在錦州城外深挖塹壕,多築戰臺,並先取松山、杏山和塔山三城。
皇太極“知錯就改”,下死命令嚴防明軍從錦州以外運糧草等物入內,把城圍得水洩不通。
由於誘降了明軍鎮守錦州外城的蒙古軍頭領那木氣,兩營蒙古兵連家屬六七千人向清兵投降,錦州城外一度為清軍攻佔。多虧祖大壽率兵死戰,最終奪回外城。但是,外城不少城垣遭受破壞,錦州防禦能力大大降低,基本上明軍只能憑內城守禦。
膠著之間,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從宣府、大同等地抽調出關的明兵譁變逃亡,亂了好大一陣才撫平。
得知錦州已經完全被清軍隔絕,北京的崇禎皇帝十分焦急,怕丟掉這座戰略要地,死催洪承疇即刻進兵。無奈之下,洪承疇只能力催各道兵加緊出關,最終於四月中旬齊集於寧遠城,共計為大同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東協總兵曹變蛟、中協總兵白廣恩、陽和總兵楊國柱以及王廷臣和吳三桂七個總兵官,共十二萬多人。
四月二十五日,明軍與清軍在錦州以南十五里開外開戰,雖然是在地勢上以低攻高,明軍英勇,清軍雖頑強,仍然傷亡慘重。
六月間,洪承疇揮兵六萬攻清軍於松山,奪其三營,殺傷清兵甚眾。從當時情況講,明軍已經取得戰爭主動權,圍困錦州的清軍開始動搖。
關鍵時刻,皇太極手下的漢族將領石延柱獻上“妙策”,竭力勸說主子皇太極不要為小敗而產生沮喪情緒,把“圍城打援”當成作戰原則,堅持下去肯定勝利。
洪承疇此時很清醒,他上奏朝廷,決定應該在保持戰場優勢的情況下,在松、杏一帶與清軍相持。多年與女真人交手的祖大壽在錦州城內也向京城送信,囑誡明軍切勿輕易與清軍野戰,即使交戰,也應用車陣逼之,使其騎兵不得馳擊。同時,他還表示錦州城內糧食充足,大可支援半年。
戰地統帥洪承疇與錦州守衛主將祖大壽如此表示,朝內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卻堅持速戰。這個吏選入朝當尚書的無謀淺視之人被小勝衝昏頭腦,力勸崇禎帝下詔催諸將速戰速決。崇禎帝偏聽偏信,經不住陳新甲激勸,立刻下旨讓洪承疇馬上進兵解錦州之圍。陳新甲為了大張其事,還派出親信往軍中監視,死催出兵。
松山之地,位於錦州與杏山之間,實是寧錦防線的咽喉要地。洪承疇得到御旨,不敢不遵,只得下決心在松山與清軍展開決戰。
由於清兵在錦州南的乳峰山東結營,洪承疇就下令曹變蛟率軍屯於乳峰山西,以鬥其勢。明軍數萬大軍,在松山與乳峰之間連扎七座大營,遍掘長壕,密排火器,列馬布陣,旗甲鮮明。
進圍錦州的清軍見明軍如此勢盛,不少人內心十分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