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獨立,各自組軍政府,並另舉新都督。這樣發生的連鎖效應,使滿清皇朝束手無策。於是,只好寄望那一位曾負責訓練六營新軍的袁世凱出來力挽狂瀾。10月27日再詔封袁為欽差大臣,命掌開往湖廣全部海陸軍馬。袁只乘機派出他的心腹部下馮國璋、段祺瑞分統第一、二軍,控制前線戰況,自己仍處家鄉,稱病不朝。清廷於11月1日把他封為內閣總理大臣,軍政在握,他才動身。袁一方面親赴北京組閣,另方面派人去設法議和。他同時又請動了駐上海的外國使節們從中說項;又命馮國璋出兵先奪漢口,再陷漢陽。然後,就此按兵不動。卻反過來向清廷皇室施壓力,提出應退位來換取優厚的供養條件。
與此同時,革命者方面的情況亦起變化。主持武昌軍政府的黎元洪早已電邀各獨立省都督派遣代表前赴武昌會議。各代表先齊集上海,然後遣人續去武昌。11月底,眾代表在漢口外國租界開會,公推湖北軍政府為臨時中央軍政府。12月初,因革命隊伍佔領了南京,眾代表便在武昌決議要以南京為臨時中央政府所在,草擬大綱,籌組共和,並且公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事因黃興10月底由香港趕到武昌。值漢口失守,漢陽正告急,曾實時被推為衛城的總司令。但因與負責軍務的孫武不合,漢陽失陷,他便辭職。這時南北雙方同意暫時停戰,各遣代表開始議和。12月中,各省都督代表首次齊集南京,商組成立共和。代表們因黎元洪不服屈居黃興之下,又改選黎元洪為軍政府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並暫定大元帥主持軍政。而黃興職位的反覆,皆因同盟會未掌權。這是由於這次武昌起義,同盟會的參與骨幹或死或捕或逃,原組織散渙,非統一領導。至於那些士兵,本不是同盟會會員。所以,在成功後,全無主意,竟請原清朝高官黎元洪主持;並同時在軍政府組織時,讓原有立憲派人士鑽空加盟,佔居高位。此外,各省督軍不外全是地方勢力。因此對同盟會有抗衡傾向,對建立共和亦具負面影響。
孫中山於12月下旬才返回中國。據說,他當時在美國,閱報才知訊息。只是,他並沒有實時動程東返,卻輾轉取道先去了歐洲。他的原意是想借機勸西方列強及早地承認革命力量。可算用心良苦,時間卻白費了。因為,事實證明,那些友好的*的先進國家,更喜歡與清朝袁世凱打交道。孫等人為爭取外國列強承認中國的新共和,竟向對方主動承認一切不平等條件的繼續。所以,亦有史家指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是因它反清不反帝。即是,只反滿清皇朝,不反帝國主義;幾至不反對有皇帝。
其實,在孫文還未踏足中國的那一段時間內,辛亥革命已進入轉形期,當時有權發言的參與者,已對中國的未來政局採取了一視同仁態度,不分革命與不革命。所以,領導上黎元洪可以凌駕黃興;同時,同是總統,有些認為袁世凱比孫中山對各獨立省本身更加有利。又這些人中立憲派人士及舊官僚都說,袁可不戰而勝清廷;而孫中山則仍屬未知數,將來誰上臺誰下臺,尚要一番掙扎。
孫中山是1911年12月25日才由廣東都督胡漢民陪同去到上海。然而,他的名聲無疑早已與中國的現代革命等同。再經輿論推祟,全國歡騰雀躍。齊集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們於29日開會透過了舉他為臨時大總統,十七票中有十六票贊成,一票反對。不過,在此之前,代表們首次在南京開會時曾有一決議,如果袁世凱能反正,轉而贊成共和,推翻滿清,未來政府的大總統一職留給袁。
這樣的決議,反映了兩點:一、推翻滿清政府統治是首要的;二、眾人對共和的建立態度曖昧。那時,實際情況顯示,他們對當時革命的理解半清不楚;對孫中山與同盟會的擁護亦模梭兩可。由此可見,這決議同時給共和政體的未來發展埋下了反覆伏因。孫中山自返國後便處於被動;主要因為,同盟會沒有在武昌後掌握領導權。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成立。2日,宣佈改用陽曆,以是日為*紀元,並且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國旗。1月3日,代表們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及透過了基本上由孫中山提名的國務委員名單。然而,在九名部長中,同盟會會員只佔了三席。他們就是:陸軍總長黃興,外交總長王寵惠,及教育總長蔡元培。孫在決定人選時顯然又讓步。不過,共和政府成立時頒佈的文告規定:「*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結社、通訊、信仰等自由;」又,人民有請願、訴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