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瀏♂覽♂器♂搜尋.{\一♂六♂八♂看♂書\}: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其實,不管呂瀟然跟姜聞見幾次,結果都一樣!
他倆對電影的認知不同。
呂瀟然當然願意承認電影的藝術性,但是商業因素才是支撐電影發展到今天的最主要原因——沒錢賺,誰踏馬投資電影?
他願意承認姜聞的電影有一批死忠粉,而且他們固執的認為姜聞的電影是華語電影裡面最獨特的,還說什麼‘珍惜姜聞吧,整個華語電影圈找不到第二個了!’
哪照這個理論,是不是畢老師也可以一戰?
你也找不著第二部《逐夢演藝圈》…
其實,在《讓子彈飛》之前,姜聞的是影視圈幾大最坑投資人的華語導演之一有人把坑的程度做了個排名,姜聞貌似是第二名還是第三名。
影視投資的邏輯,跟創作邏輯是不一樣的。
不是說,好作品就一定有錢賺。
一要看拿票房的能力,二要看省成本的能力,三要看縮短投資週期的能力。
這個大家都懂的,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肯定要看收益率,還要看投資年限,以及看管理費的比例。
姜聞大概是坑投資集大成者。
他對藝術的堅持,或者說對自己私慾的偏執,讓他不管什麼投資人,都不能讓他妥協…
他有現場改劇本的惡習,跟王佳衛一般。
在拍《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投資人對片子要求頗多。要有美女,要有性,要有各種商業元素!
姜聞全都滿足了,然後片子出來,大家都說看不懂。
呂瀟然不太一樣,他就認為電影首先是大眾傳媒,看得懂是第一要素,然後才是加隱喻、夾私貨…
一部電影只要登入院線,面對的就是數以千萬級計的觀眾,真正想要在電影裡找到意義的不多——生活的道理,我們都懂…
還有,姜聞說他對電影每個工序都要過問,這個讓呂瀟然有點驚恐…
其實,國內很多劇組都這麼幹,問題來了,當導演的審美跟不上時代了怎麼辦?
比方說有的導演脫離生活,他所認為的貧困生活就是幾十年前的認知:什麼用臉盆盛飯、騎馬趕路…
或者拍一段他認為的時尚:秧歌表演…
這樣的橋段,不勝列舉。
即便是馮曉剛,《只有芸知道》,兩個北京土著,一個文工團退役,一個八大院子弟,紐西蘭,相遇相愛到結婚,一起開餐館,經歷了意外流產,收養流浪狗和餐廳火災,最終女主因病去世,男人帶著骨灰幫女主圓夢,並努力生活下去的故事。
這樣的電影,哪怕風景再優美,也很難讓現在的觀眾產生共情情緒…
因為時代變了!
沒幾個人感動,除了導演自己…
……
姜聞走了…
估摸著這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也好,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人,硬要湊在一起工作,最後誰也沒法說服誰。
何必呢?
有點遺憾,但呂瀟然也鬆了口氣,立刻讓曾廣賢給王志聞發了邀請…
馮元徵…
名氣上差了點!
《夜店》殺青,製片人一算總賬,臥槽,才花了400萬…
嗯,剩下的20萬就算進之後的宣傳經費。
黃博跑去拍《鬥牛》去了,臨走前,跟呂瀟然說了‘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
管唬拍戲出了名的慢工出細活——至少電影如此!
徐爭急著回家看女兒…
楊青則回去做後期…
都很忙,就連呂瀟然也買了幾本關於三國的書籍,研究起了孫策…
羅貫中明顯是蜀漢粉絲,所以,大筆墨集中在了蜀漢集團,孫策…不重要!
整部《三國》,就出場四次。
看他的言行,就知道此人的性格:瀟灑不羈,風度翩翩…
看人非常準,敢用人、會用人,他跟黃書差不多,臺詞都一樣:“吾得公瑾,大事諧矣!”,黃書說的是‘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
孫策很講義氣——大小喬姐妹花,舍了一個給了周瑜…
老曹戀戀不忘:攬二橋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當然,人家說的是雀臺旁的兩座橋,諸葛亮遊說東吳,為了說服東吳聯蜀抗魏,就說《銅雀臺賦》說的是“攬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