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今皇上雄才大略。他在治理京師的同時,又不忘邊陲。昨天傍晚,他傳我入宮,讓我代表皇家去邊陲慰勞將士。機會難得,我打算袁面上替他勞軍,暗地裡為我們選拔嫡系。讓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歸在你我的名下。三弟,這件事十分機密,你切莫外傳。”
“我懂,我懂。”三王連連應承。
趙光義對於巡邊熱情很高,他主動進宮請示:“陛下,不知要臣幾時動身?”
“只要你準備好了,就可以啟程。”趙匡胤猶豫片刻,“二弟,有件事情,朕委託你去辦。在佘塘關中有個六品守備名叫楊繼業,他的父親叫楊袞,當年和朕有過‘銅錘換玉帶,之盟。你這次在佘塘關見到楊繼業,把朕那條玉帶討回來,哼,省得他拿著雞毛當令箭!”
“遵旨。”趙光義也猶豫了片刻,“陛下,關於‘銅錘換玉帶’的盟約,很多人都知道。您若……您惹毀約,怕,怕……”
“怕什么?當年盟約,我衝的是楊袞。楊袞是虎父,楊繼業卻是犬子!”
“是……陛下,恕臣斗膽,陛下並沒有見過楊繼業,這一定論由何而來?”
“不必多問。”趙匡胤的訊息來源於京娘,由於他對京娘右那種特殊的情誼,無形之中,便對楊繼業產生了反感。當皇帝的偏聽“老情人”打小報告,終究擺不上臺面,為此,趙匡胤不願多說。
“臣,照辦就是。”趙光義心說:好,我得重點考慮一下楊繼業,看他有沒有真本領。若有真本領,你把他摒棄了,我正好拉攏,用他成為我的嫡系大將。這是他的心裡話,也擺不上臺面。就這樣,趙光義離開京都,別的地方不去,頭一站直達佘塘關。由於他年齡較輕,又是新任不久的王爺,簾外官員對他不熟。佘老元帥酒後失言,稱他為“鄭王”。趙光義先是不滿,後來又十分高興。為什麼?原來這“襄理王”的封誥暗含“協助”之意,不算正牌貨。可是佘老元帥稱他“鄭王”,鄭、正同音,歪打正著,趙光義覺得這是個喜兆。出京頭一站就當了“正王”,肯定此行不虛。所以,他才說了一句:“借你吉言,將來興許有功呢。”
這段暗筆鋪墊完畢,下面還得書歸正傳。
卻說老元帥佘洪洲雖然莫名其妙,他也不敢多問。只是含笑說道:“王爺千歲,不知有何吩咐,請您示下。”
“佘元帥。本王初臨佘塘關,第一個印象嘛,嘿嘿,你這佘塘關軍紀不嚴呀!”
“啊?”佘洪洲面如土色!
第008回 襄理王三試楊繼業 金鞭將兩救杜天松
且說襄理王趙光義恩威並用,進城伊始先來點厲害的,指責佘洪洲軍紀不嚴。根據他的身分,既是王爺,又是皇上的御弟,一言九鼎,佘洪洲怎能不緊張?於是雙膝跪倒,連稱有罪。趙光義見他真的害怕了,又微微一笑:“佘元帥請起,要說呢,也不是什麼大事,本王來到佘塘關,見你們上至元帥,下至千總、把總,一個個都喝得紅頭漲臉,七分醉意。佘塘關雖然不是最前沿,但也屬於邊防。酒能誤事,偶爾飲一次,未嘗不可。如果日日豪飲,上下同醉,萬一番兵奇襲,可就誤了大事呀!”這番話說得有情有理,態度又很溫和,使佘老元帥內心感動。趙光義暗中高興,“恩威並用”的手段起作用了。“佘元帥,不必謝罪,以後注意就是了。”
“王爺的教誨.老臣永記心頭。只是,只是……”
“講來。”
“平常素日,佘塘關很少飲酒。因為誇天是個喜慶的口子,上上下下才痛飲起來;這是老臣的失職,今後絕不再犯。”
“噢?佘元帥,喜慶的日子,喜從何來?”
“這……瞎,要說呢,這是私事,本不該驚動王爺。王爺若問,臣不敢隱瞞。固為小女賽花婚配楊門後代楊繼業。他夫妻秦晉一年,喜生雙子。今日是孩子滿月,老臣一時高興,宴請諸將,忘了邊塞……” 趙光義一聽涉及到楊繼業,沒等老元帥說完,拍手大笑。他的“威”用完了,該用“恩”了:“佘元帥,你怎麼不早說呀?像你這樣的年紀,喜得重輩人,理應慶賀。更何況又是雙胞胎,喜上加喜.這件喜事讓本王趕上了,也是緣分。請佘元帥將兩位小公子抱來,本王要見上一見。”
“多謝王爺。”佘洪洲內心萬分感激,忙讓人抱來孩子,而且連繼業、賽花一同傳來,向王爺當面謝恩。
兩個孩子尚在襁褓,雖說剛剛滿月,已顯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趙光義有意不理楊繼業,而站起身來,親手接過孩子仔細觀看,說來也怪,兩個孩子都衝他笑。尤其是哥哥,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