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答出,你我便同時飲酒,解說不出來,罰酒三杯。”
孟良等人在旁一聽都停箸不食,大瞪著兩眼說: “好,天官肚子裡沒雜草,淨是靈芝寶,快說兩句什麼好詞兒,咱們也跟著洗洗耳朵。”
廷昭不知寇準用意何在,說道: “願聽天官的酒令。”
寇準說: “你聽著:‘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可知這是個什麼令?”
延昭一聽此令,心中為之一動,暗想,寇準拿出此令敬酒,莫非知道了我的底細。他看了看焦、孟、嶽等人,意在探詢他們是否向寇天官洩秘。焦、孟二人無動於衷,張著大嘴看著延昭如何回答。嶽勝似有所思.端著杯在那裡象品味什麼東西。
延昭說: “天官大人,您這不是一個酒令啊!這是一首古樂府詩,是一個兄弟友情的比喻。”
寇準說:“這個比喻寫得好,李樹代桃僵,士為知己亡,亡者已茫茫,生者亦惶惶!”
延昭聽寇準這幾句話,心裡又是一驚,暗想,這分明是在旁敲側擊,投石問路,延昭假做不知說:“寇大人,這幾句是什麼意思?”
寇準說: “什麼意思,不能當眾告知,且與我到偏廳相告。”說著話寇準拉著延昭離開席間,來到無人的側廳落座。
寇準說:“楊延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今天晚上這個慶功酒會上,你不說實話還要等到何時?”
廷昭說:“寇大人,你怎麼叫我楊延昭啊?”
寇準說:“我告訴你,我跟你早就說過,蠻子蠻子你別鬧,你的事情我知道。這話不是嚇唬你,我早就知道延昭沒死。我寇準審過葫蘆,問過黃瓜,打過城隍,拷過土地,假扮‘陰曹’,夜審過潘洪,難道今天還要讓我再審審你楊延昭嗎?延昭,我寇準對你楊延昭來說,也應算做知音之友吧!為審潘楊耗過多少心血,為勘查殺狀元之案,費過多少心機,寇準不是當面表功,讓你知情,不是我審潘楊,你的沉冤何日昭雪?不是我勘查狀元案,你早已替罪身亡。我一腔子熱血,滿肚子真心,竟換來你一片謊言,滿嘴胡話嗎?今天我是戲臺底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我琢磨著你到了說實話的時候了。”
楊延昭仍用雲南口音說:“寇大人,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我是楊延昭?”
寇準說: “早在王強從雲南要回人頭之時,我就看出來你延昭來必喪命,在金殿上盤人看人頭時,我也看了一下,行家看門道,力巴看熱鬧,我看那頭心當中沒有你胎裡帶的一綹紅髮,這是我閒時聽太君告訴我的。我懷疑你沒有死,及至後來,你萬里送靈車來到東京,我便更是接連地疑心頓起,為什麼你和楊延昭長得如此酷似?即使相貌相同,為什麼舉手投足全無二樣?為什麼你送完靈車不回雲南探家.卻在北方販牛?既然販牛,為什麼不北牛南售,而趕著牛群在戰場上往來?既是販牛因何有買無賣?既是牲口商人為什麼能夠劫木籠囚車搭救鄭王,既然是商人因何有夜凍冰城,大擺牤牛陣的奇才大智?為什麼對宗保倍加關照?為什么荒草山能招安來盂良、焦贊?……楊延昭,我早就認定你沒死,我給你暗地幫忙,讓你建立奇功,以求聖上赦免欺君之罪,如今,你大功告成,當以實言相告了,不然的話,你過來解發誓,讓我看看頭心中有無一綹紅髮?”
寇準一番話,說得延昭心服口服,延昭覺得寇準說的有理,到了說實話的時候了,延昭改變了雲南口音說: “寇大人,生我者乃父母,知我者乃天官也。延昭以帶罪之身,偷生人世,還望天官大人,與延昭作主……”楊延昭當即說出了自己雲南發配,任炳替死的整個經過。然後對寇準說:“延昭最擔心者是聖上怪罪。”
寇準說。 “無妨,如今你擺牛陣,大敗遼軍,首建奇功,又有八王千歲在此,你怕什么?且先向八王千歲說明真情,求王爺為你擔當一面。” 延昭說:“全賴天官安排。” 寇準當即到席間把八王千歲請到偏廳,楊延昭屈身跪倒,改變了雲南口音說:“臣延昭參見八壬千歲。”趙德芳一聽大吃一驚,接著延昭又說出了真情實話,趙德芳聽得感情起伏,又驚又喜。八王千歲最後高興得好象窮漢子揀到了夜明珠,大旱天忽降了及時雨。忙把延昭攙起,說:“延昭不死,此乃天助大宋也。此事當向全軍將士宣佈,回朝之時,由孤王奏明聖上,非但無罪。且應有功,孤王還要追究王強誣陷賢臣的罪責。”
延昭說: “千歲,任炳替死,乃大義大忠之人,當予封賞。”
八王說:“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