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事,何必憂慮在心?你想,遼邦地大物博,兵多將廣,尚能被我大宋戰敗,西夏地小物乏,缺兵少將,怕他何來?依兒臣之見,發兵十萬,前去征討,定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真宗見趙德芳對退敵的信心百倍,又問:“皇侄,你看命誰去掛帥出征呢?”
“這——”
真宗見趙德芳一時想不起來,便說:“皇侄,宣調楊宗保回京,讓他掛帥出征,你看如何?”
趙德芳聞聽,暗自琢磨:“楊家眾將奉旨在火塘寨守孝,至今孝期未滿,怎麼能調回京城呢?如此行事,豈不言而無信嗎?”
趙德芳正在猶豫之時,駙馬周恆威出班奏道:“萬歲,兒臣有本上奏!”
真宗問:“有何本奏?”
“方才,聽萬歲對八賢王言講,西夏興兵作亂,侵我邊境,實乃另人氣憤。不過,那小小的西夏竟敢如此猖狂,豈不螳臂當車?我大宋兵強馬壯,高手如雲,前去平亂,自是探囊取物!萬歲,讓楊宗保掛帥出征,兒臣意下。。。。。。”
“愛卿意下如何?”
“萬歲有旨,讓楊家眾將為楊郡馬守孝三年,朝中有事無事,不予調遣。如今,孝期未滿,宣調回京,惟恐不妥。再者,我朝良將眾多,何必單讓楊宗保掛帥出征啊?兒臣之見,有無道理,望萬歲思量!”
周恆威為什麼不願讓楊宗保掛帥出征呢?道理很簡單,因為西夏國王諒祚最害怕的就是楊家將,倘若楊宗保掛帥出征,西夏一旦失敗,周恆威還能與諒柞平分大宋的疆土嗎?
這種內情,真宗和八賢王趙德芳不知道,所以真宗聽周恆威這麼一說,心裡犯了猶豫。
趙德芳見真宗犯了猶豫,也沒有仔細思慮,便說:“叔王,周駙馬之言,甚有道理,還是選譴他人掛帥出征吧!”
真宗點頭應允,隨即向群臣問道:“眼下,西夏興兵侵犯我大宋的邊疆,哪位愛卿願掛帥出征?”
話音剛落,有一人走出武班,奏道:“萬歲,微臣願往!”
真宗一看是王爺高君保,頓時愁眉舒展:“老愛卿,國家的忠良啊!”接著,又對群臣說:“高愛卿掛印為帥,哪位愛卿願做先鋒?”
“萬歲,微臣願做先鋒!”
這是誰呢?這就是十二歲下邊庭捉拿奸賊潘仁美的呼延丕顯。
“叔王,兒臣意欲隨軍出征!”
這又是誰呢?八賢王趙德芳。接著,他又奏道:“叔王,兒臣出征,願讓雙天官寇準前去保駕!”
寇準一聽,心裡話:“八賢王呀,你這個文官去幹什麼呀?八成是妹丈楊郡馬病故,心中鬱悶,想出去散散心吧!”
寇準剛要推辭這個差事,可真宗笑道:“如此甚好!此次出征,有高愛卿掛帥、呼延愛卿做先鋒、八賢王隨營、寇愛卿保駕,哪怕西夏不敗?”說罷,便立即傳旨,“高愛卿,命你統率精兵十萬,速備糧草,三日後,發兵邊關。”
不覺三日已到,兵將選齊了,糧草也備足了。元帥高君保、八賢王趙德芳、雙天官寇準、先鋒官呼延丕顯他們在校場點過兵將,鳴炮三聲,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延安府進發。
一路之上,他們飢餐渴飲,曉行夜宿,人如掣電,馬似流星,不經旬日,便到了大宋通往西夏的最後一座城池延安府。
高元帥率領將士來到城下,見城門大開,延安府總兵王成早已率領人馬列隊迎候。雙方相見,寒暄了一番,便上馬進城。
入城之後,兵駐校場,糧草入庫,高元帥、八賢王他們來到總兵府的大堂。王總兵吩咐左右獻茶,備飯。
用罷茶飯,高元帥問王成:“王總兵!近日,西夏有何動靜?”
王總兵稟告說:“元帥,據探馬報道,西夏的十萬大軍日日東進,距此只有百步之遙。眼下,敵軍的全部人馬屯紮在西部的深山之中,蠢蠢欲動。下官缺兵少將,無力退敵。今日,元帥及諸位大人到此,定會旗開得勝。”
“王總兵西夏雖小,卻甚是猖狂。此次舉兵侵我大宋邊境,絕非輕舉妄動,而是蓄謀已久。所以,萬萬不可輕敵。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擬詳察敵情,而後再戰。”高元帥說到這裡,轉首對八賢王趙德芳、雙天官寇準和先鋒官呼延丕顯說:“眾位大人,你們意下如何?”
趙德芳一聽,高興了,連忙稱讚:“好!好!元帥講的句句在理。高見,高見哪!”
寇準和呼延丕顯也齊聲說::“元帥思慮,甚是周到,就依元帥之言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