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口道:“眼下偏關已破,胡人大汗巴託與四皇子格魯已經會師,雁門關一役因為守將蔡東藩叛國降敵,胡人大軍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進攻偏關之時雖然損失了數千人,不過根本就沒有傷筋動骨。也就是說,此時胡人大軍仍有三十萬人,而且正在雁門關和偏關一線盤踞,隨時有可能從涼州和幷州南下,諸位以為,我等眼下卻該如何對付?”
“大帥,胡人此番有三十萬人之眾,而且已經叩關而入,以末將之見,稍做休息之後胡人必然會兵分數路,然後從涼州和幷州方面同時進攻。”聽到蘇泰提問,幷州總兵孫虎臣思慮一番開口道。
“孫總兵以為胡人會兵分數路,然後同時進攻涼州和幷州北部,不知如此設想可有根據?”聽到孫虎臣如此斷言,趙凱忍不住開口問道。
“殿下,幷州和涼州的總兵力雖然數量上跟胡人差不多,不過胡人騎兵的優勢卻比我們強了太多,所以臣以為,胡人必然會利用他們騎兵速戰速決的優勢,在北方諸郡縣尚未來得及完全防備之前進行攻擊,只有這樣,才能在入冬之後為他們在關內佔據一些城池。”
大夏朝和胡人此番一共動用了數十萬大軍,算上後勤和運輸部隊,至少有超過一百萬人被動用起來,這是大戰,不是邊界上數百人上千人廝殺一場便作罷的小型戰役,這種戰爭就算是打上兩三年也很正常。所以孫虎臣認為胡人同樣準備好要打持久戰,必然會在朝廷軍隊做出有效反應之前攻下一些邊關郡縣。等到明年開春再以這些郡縣為後盾,然後慢慢向南進攻。
“韓先生以為,胡人此番會同時從涼州和幷州一起進攻麼?”聽到孫虎臣的一番分析,蘇泰並未發表自己的看法,轉而對著還在沉默不語的韓同山問道。
“大帥,在下比較認同孫總兵胡人作好持久戰的準備,不過卻想不明白鬍人拿下雁門關之後為何又要修整幾天,然後前幾日拿下偏關之後又在原地休息,似乎並不急於進攻。因此,在下以為胡人此番行軍尚不明確啊。”韓同山雖然是丁建陽麾下的重要謀士,不過卻並無官職在身,所以才自稱在下。
這倒不是丁建陽吝嗇一官半職,只是此人乃是自己舊交,平日裡一般都是閒雲野鶴一般的過活,對於治政方面的事務並不熱心,此番也是因為局面緊張,所以丁建陽才請其出山。
“大帥,下官有話想說。”看到韓同山話畢眾人一時沉寂下來,王志遠開口道。
看到蘇泰點頭示意,王志遠拱了拱手繼續道:“下官也同意胡人準備持久戰的觀點,不過諸位有沒有想過,涼州和幷州北部只是一些小郡縣,根本就沒有什麼險要可守。雁門關和偏關雖然險要,卻是主要針對從關外而來的敵人,如果自南向北進攻,這兩座雄關根本就沒有太大的阻礙作用。所以下官認為,胡人就算是準備跟我們打持久戰,也不會選擇以涼州和幷州北部的一些郡縣為依託。”
“那依你之見,胡人此番攻下雁門關和偏關之後又裹足不前,到底是有何打算?”丁建陽倒是對於王志遠的分析比較認同,聽到此處忍不住開口問道。
“下官以為,胡人此番在偏關和雁門關止步不前,主要是有兩種可能。其一,雁門關和偏關歷來都是中原朝廷對付胡人的險要關塞,此番胡人既然能夠叩關而入,必然想著如何破壞這兩處險關,雖然這兩處關隘皆是依託地形而建,不可能完全破壞掉。不過胡人若是從中破壞一些主要建築,我等想要重建同樣需要耗費不少時日,只要胡人此計能夠達成,就算是此番戰敗同樣為將來入侵留了一條後路。至於其二,下官以為此番冀州和幷州等地有不少世家和佛道兩派都參與投敵之事,胡人之所以止步不前,必然是為了暗中聯絡他們。甚至再深一層的話,胡人同樣有可能是在準備攻城器械,然後強攻晉陽城!”
第一卷初臨大夏第三十六章 謀算(二)
本來王志遠說道其一的時候眾人也只是略顯緊張而已,因為雁門關和偏關等地並不是隨意而建的,當初選址之時就已經考慮到胡人破關之後會不會毀掉關隘的打算,所以這兩處關隘基本上都是依託有利地形為主,再以人工建築為輔,就算是胡人一把火把關隘給燒了,等到擊退胡人之後仍然可以慢慢重建。
不過聽到王志遠分析胡人極有可能會強攻晉陽城,孫虎臣忍不住開口道:“強攻晉陽城未免也太過誇張了,胡人又不是傻瓜,晉陽城成高牆厚,而且城中兵力和糧草充足,就算是胡人有三十萬大軍雲集,本將也能保證至少守住晉陽城一年以上。”
聽到孫虎臣此言,眾人都忍不住暗暗點頭。就連蘇泰也忍不住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