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以後的全軍作戰行動時,強調它的性質已不再屬於“自衛防禦”,而是一種“革命的進攻”,是把戰爭的主要戰場推向蔣管區、以求解放全中國的作戰行動,所以叫“戰略進攻”。毛澤東說:蔣介石已處於防禦地位。黃鶴一去不復返,他要回到戰爭初期那種形勢是不可能的了,今後是我們如何轉入江南、四川、兩廣的問題。
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八日起,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會議,討論並透過了由他起草的《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決議。從十九日下午開始,會議連續三天聽取了陳毅關於日本投降以來華東地區和華東野戰軍的各方面情況、中原戰場當前形勢的彙報。
劉鄧、陳粟、陳謝三軍挺進中原,對蔣介石的長江防線和沿江重鎮南京、武漢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蔣介石無論如何都想把他們從自己的臥榻之旁趕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初,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長白崇禧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在九江設立國防部前進指揮所,調集三十三個旅的兵力,對大別山地區的劉鄧軍展開大規模“圍剿”。大別山地區的反“圍剿”鬥爭,堅持了一個多月,雖然取得重大勝利,但還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國共兩軍在整個中原地區,基本上處於膠著相持的狀態。
怎樣打破這種僵持局面?毛澤東和周恩來、陳毅最初商定的南線三軍在三個月內的作戰方針,是以劉鄧軍主力位於大別山內線,“分遣堅持,多休息,多打小仗”,待正由晉冀魯豫南下的三萬新兵到達以充實部隊後,再打中等規模之仗;以粟裕所部並指揮陳謝軍在二、三、四三個月內,在中原地區尋求打幾個中等規模的殲滅戰,以配合劉鄧軍堅持大別山區的鬥爭。他們還設想以山東兵團的許世友、譚震林率兩個縱隊南下蘇北、蘇中,會合原在這兩個地區活動的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形成一個重要戰場,威脅京滬”,迫使蔣介石從大別山抽調一部力量向東。“三個月後,南北配合行動,可能進入打大殲滅戰之階段。”一月二十六日,毛澤東以軍委的名義把這個戰略構想傳達給劉鄧、粟裕和陳謝等。二十七日,又以毛澤東、陳毅兩人的名義,就山東兵團的使用問題提出兩個方案,要求華東局研究提出意見。
打破大別山乃至整個中原的僵持局面,是關係全域性的一篇大文章。對這樣的重大問題,毛澤東在發出電報後,仍在反覆思索,並同周恩來、陳毅繼續商議。毛澤東所擔心的是,這樣的佈局能不能有把握打破中原的僵持局面?是不是還有其他更積極、更大膽、更能震動敵人的方案呢?毛澤東又想到了由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三個縱隊渡江南進這一著棋。本來,他是準備在一九四八年秋季中原戰局基本上得到改善後再走這一步棋的,現在考慮要提前實行。周恩來、陳毅也同意這個設想。
設想雖然提出了,但對採取這樣重大的行動,毛澤東下決心是十分慎重的。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前一個電報發出後的第二天,毛澤東向粟裕發出第二份電報。這是一份限少數領導人“作極機密討論不讓他人知道”的絕密電報。電報中說:關於由你率葉、王、陶三縱渡江南進執行寬大機動任務問題,我們與陳毅研究有三個方案,即:一,休整半月後立即渡江;二,二、三、四三個月在中原地區殲滅一部分敵軍,然後休整一個月再渡江;三,按原議先在中原作戰,於一九四八年秋季再行渡江。在電報中,毛澤東分析了三個方案各自的利弊後指出:“你率三縱渡江以後勢將迫使敵人改變部署,可能吸引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你們以七八萬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應使休息時間多於作戰時間,以躍進方式分幾個階段達到閩浙贛,使敵人完全處於被動應付地位,防不勝防,疲於奔命。”毛澤東希望粟裕“熟籌見覆”。⑨
毛澤東還同陳毅研究了準備成立東南分局,由粟裕任書記,葉飛、金明任副書記;準備組成東南野戰軍,由陳毅任司令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鄧子恢任副政委。
給粟裕電報發出後第三天,一月三十一日,粟裕發來他同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研究後的回電,就一、四、六縱隊的渡江時間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三個縱隊先北開隴海鐵路附近休整一個半月,三月下旬即可出動;二是三個縱隊仍先參加中原作戰,三月中旬開始休整,五月中旬出動南下。“以上兩案,以第一案為最好。”回電中,粟裕還就渡江路線、渡江後留在中原各部隊的作戰方針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毛澤東接到電報後覆電粟裕,表示完全同意他提出的第一方案,在三月下旬出動。“渡江路線,爭取走湖口當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