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傲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發生在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場坦克之間的決戰,交戰的雙方一邊是山田永良中將指揮的日本關東軍坦克軍戰車第二師團,而另一邊則是捷列欣中將指揮的蘇聯遠東紅軍第二紅旗軍。
就兵力而言,日軍前沿的總兵力不到一萬人,其中兩千多人還是偽軍,而蘇聯方面卻有足足五六萬人。
火力方面日軍更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日軍的戰車第二師團下轄戰車第三、四、戰車教導旅團三個旅團7個坦克大隊,另外還有機械化步兵第2聯隊、師團速射炮隊、師團搜尋隊、機械化炮兵第2聯隊、防空隊、工兵隊、整備隊、輜重隊等,規模極為龐大。
但是這次南下作戰的卻是蘇聯遠東軍區戰車部隊的精華,單單先進的t34坦克就有300輛。
雖然還未開戰,但是日軍戰車第二師團的結局早已經預料到了。
戰車之間的對決,勝負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是戰車的效能,這個最重要,戰車的效能相差太大的話,就算是讓古德里安這個裝甲天才來指揮也是枉然。
另一個方面就是人的因素,這人的因素也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當然是指揮官的指揮能力,第二個方面則是坦克兵的素質。
就戰車的效能而言,日本和蘇聯簡直沒有可比性。
日軍的主戰坦克九七式雖然遠要比九四式、九五式要強,但是依然逃不了皮薄餡大的批語,則是日本人無法擺脫的設計缺陷。
而蘇聯的坦克從設計到生產都是用來對付德國人的,其效能極為強大,裝甲的厚度一再提高。
現在蘇聯使用的主戰坦克為t34改進型,這種坦克是德國現役坦克的終結者,比之日本的九七式那是爺爺和孫子的差距。
再說人的問題,日本雖然於1927年2月開始生產坦克,但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和其他國家一樣,將坦克聯隊分屬於各師團,而不是集中使用。
儘管從“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凡較大規模的進攻作戰,都有坦克部隊參加,並於1934年首先在關東軍成立了獨立混成第1機械化旅團,但是在坦克的戰術方面卻沒有任何突破。
日本第一次集中使用坦克,是在1939年春天的南昌作戰、秋天的“諾門罕”作戰。在這些作戰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徐州作戰、“諾門罕”作戰,損失較大。尤其是在徐州外圍日軍連連以坦克群發起攻擊,但被第5戰區炮兵擊毀不少。
相比之下,日本在坦克的叢集使用方面缺乏必要的經驗,指揮混亂不堪,而蘇聯在諾門坎戰鬥中連連使用坦克叢集以及炮兵集團對日軍發起正面進攻,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日軍近6萬人傷亡,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孰強孰弱。
不過現在日本也組建了坦克集團,這個坦克集團是剛組建不久的坦克軍。
三年前,日本大本營派出由山下奉文所率之陸軍視察團考察了德軍、義大利軍在歐洲作戰及戰場情況,他們對德軍以摩托化步兵、坦克集團、輕轟炸機群為主體,協同進行之“閃擊戰”,印象極深。
回國後,山下奉文提出應集中使用坦克部隊的建議,後來根據日軍以前在諾門罕與在馬來亞、菲律賓、緬甸使用坦克部隊作戰失敗與成功的經驗教訓,深感需將分散使用之坦克部隊,進行集中編組,以發揮坦克部隊快速、機動的突擊能力。
為此,隨即日軍大本營下令組成坦克軍,由吉田德任司令官,所屬為坦克第1、第2、坦克教導旅團,並且在日本國內的千島縣和中國東北的四平建立了兩所坦克學校。
而蘇聯不但指揮坦克叢集作戰的經驗豐富,而且蘇聯在西伯利亞以及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高加索、烏克蘭等地有著大量的坦克學校,總數約30多所。
最重要的是,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一開始就被德國的戰車坦克叢集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隨即蘇聯的軍官們就開始研究戰車戰術,現在大量的新戰術被運用到戰爭中,這都是用數以百萬計的蘇聯紅軍戰士的生命為代價研究出來的戰術,其實戰效果很是強悍,這一點遠不是日本人所能比擬的。
遜克城外12公里的野豬坡坐落在一大片平原之中,不過此時的野豬坡只剩下幾座殘破的庭院,所有的土地也全部荒蕪了,四周裡一片死寂。
突然,一束強烈的燈光劃破了野豬坡的寧靜,緊接著傳來的便是轟隆隆的發動機引擎的聲音。
隨著聲音漸近,接著便看到密密麻麻的車輛出現在視線裡,蘇聯的裝甲部隊出現了。
而就在野豬坡的另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