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對,就是說設定目標出現了偏差,在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後卻發現自己一直追求的東西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這該有多麼可悲。我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個男孩追求一個女孩,他認為如果追求不到這個女孩會是他人生的一個悲劇。但如果他把這個女孩追求到以後,發現這個女孩不是他原來想象的那樣子,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悲劇。所以設定成功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會有追求,人不可能沒有追求,但是怎麼樣把追求的目標設定得更加現實,更加符合自己的能力,這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一句話叫勝任愉快,就是你勝任了以後你才愉快,一個工作再好,你自己不勝任,你就會很痛苦。
我原來一直想做最好的翻譯,我當時把給國務院副總理、部長做翻譯設定為自己的目標,但是後來突然有了一個入世的大機會,李嵐清同志說要找一個可以用英文跟美國人吵架的人,我就一下從翻譯這樣一個平臺,走到了中國的貿易首席談判代表的平臺。我並沒有一開始就準備設定一個目標,更別說做中國的貿易首席談判代表,這個不太可能的,這個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人生就是設定一個實事求是的目標,等待機會的來臨。當然這種機會可能是萬分之一,可能是百萬分之一,但是有可能落到你頭上,這樣的時候你就接受這樣一個機會,獲得成功。
這是個目標高低的問題,然後是時間的問題。中國自古說三十而立,於是大家都覺得30歲的時候一定要成功,要成名,不然就晚了,出名要趁早啊。真的是這樣?
我覺得“30歲不成功就完了”這句話反映了很多的問題。首先要問:什麼叫成功?你成功的標準是什麼?你說30歲我就要當總統,那對不起,你很可能就完了,在這個年齡就當總統的好像沒有幾個人。其次,這個想法反映了一種非常糟糕的心態,跌倒了還可以爬起來,成功的目標沒有實現還可以繼續努力,沒有那麼誇張,說實現不了就完了。
對待這些東西要保持著一顆平常心,那些大人物、成功人士往往能保持一個平常心態。
+米+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第17頁 :學會做一點沒用的事
學會做一點沒用的事
◎白巖松
從國家大夢到每一個人夢想的被尊重
2009年3月31日,我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演講,題目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他們問中國有沒有中國夢。我說有,但是請注意,目前的中國夢正處於由國家大夢向13億中國人每個人具體的夢被尊重的過程中轉變,這非常重要。
過去的100多年,中國因為積弱貧窮落後,所以確立了一個強大、獨立和富強的國家之夢。它使所有個人的夢想變得不那麼重要,而且我們也都自發自願地為這個大夢而努力。我這一代,大部分人是這個國家夢的踐行者和支持者,願意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很多東西,讓這個國家變得富強,更不用說也有很多人犧牲生命。回頭看歷史,中國經過了100多年的努力,國家大夢可以了,GDP世界第二了,我們受到的尊重程度等都不用去說了。
那已經悄悄開始的每一個個人的夢想該如何被尊重呢?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轉折期,由國家大夢向個人夢的轉變,個人夢就要談到幸福了。絕不是國家一個大夢實現了,每個人就都幸福了,每個人的夢想不同,每個人的幸福觀不一樣,要尊重每一個個體幸福的實現路徑,這一點是目前最大的挑戰。換個角度想很有意思,我們現在感覺到不幸福,因為不幸福而焦慮,其實這將成為社會進步的新的動力,因為我們對這個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
倒退30年,像我這一代人一直認為20世紀末能實現四個現代化,能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那樣簡直幸福死了。就像以前問陝北的農民,當皇帝什麼樣?當皇帝還不得吃兩碗麵,吃一碗倒一碗他能夠想象的全是物質標準。但是我們現在吃飽了喝足了,又重新感到不幸福了,因為吃飽了之後確立的新的夢想更難實現,實現了才能更靠近幸福。我們現在開始提出了一種新的目標,想實現起來挑戰會更大。
我在西安交通大學校刊上看到一句話,“我們喜歡的也許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過程”。我覺得特別好,套用這句話,也許我們喜歡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就跟入世談判過程一樣,其實是確立一個標準。為什麼入世談判對我們不僅意味著一個結果?因為不光結果給我們帶來了進步,談判的過程就帶來了很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