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持指揮。師長梁興初聽說江擁輝負傷就急了,忙問:“傷情怎麼樣?”
師政委梁必業說:“江擁輝兩處負傷,又到前面去了。”
梁興初感嘆道:“這個同志,真是拿他沒辦法。”
(3)
為了全殲秀水河子的敵人,**迅速派出一部兵力前去阻擊52軍,同時急調1師3團加入戰鬥。
天將破曉,89師從西突圍的企圖終於被1師3團徹底粉碎了。經過一晝夜的激戰,一個美械裝備的蔣軍加強團完全完蛋了。
這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出關後的第一個殲滅戰。
戰鬥勝利後,1師和7旅乘坐30多輛美製“大道奇”汽車,浩浩蕩蕩地駛出秀水河子村。望著這些嶄新的汽車,當地的老百姓連連讚歎:“這土八路可真小看不得呀!”
但是,這一次激戰1師和7旅也傷亡700多人。這個數字打破了山東和華中地區八年抗戰中任何一次夜戰的傷亡記錄。然而,秀水河子戰鬥,是在東北民主聯軍節節後退的不利態勢下,利用敵人輕敵冒進,精心策劃的第一個乾淨利落的殲滅戰。這對於打擊敵軍氣焰卻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也消除當時很多戰士對於美械裝備蔣軍的恐懼,恢復和堅定了鬥爭的信心。
秀水河子戰鬥後不久,東北民主聯軍直屬1師和2師和7縱3支隊在吉林通化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萬毅為司令員,李作鵬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梁興初任副司令員,1師、2師改稱為1縱第1、2師,原7縱第19旅和第20旅第58團改編為1縱第3師。1師師長由梁興初兼任,2、3師長分別為羅華生、彭景文。威震東北黑土地的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演繹震撼世人的一幕幕戰爭雄劇。
00、 血染秀水河子,林彪在東北的首次殲滅戰
秀水河子屬於法庫縣管轄,位於法庫縣西南方,距瀋陽六十五公里。我是從清原走的202國道經過撫順越過瀋陽城區,由三臺子走瀋陽到彰武的101國道。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後,國共雙方都開始搶佔東北。10月25日至11月16日,爆發了山海關保衛戰,林彪安排民主聯軍六個團對抗國民黨第十三、五十二軍六個師,最終的結果是為了儲存實力而撤退。 緊接著11月17日至12月8日在興城、錦西組織第二道防線,這次增加到三個正師另一個團,但二十天的阻擊也沒有阻止國民黨第十三、五十二軍的腳步。 12月23日到30日在義縣、阜新還是沒有阻止了國民黨兩個軍的推進。 此時林彪和東北民主聯軍非常被動,林彪的威信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延安和毛澤東明確要求林彪要禦敵於國門之外,儘管林彪盡全力指揮遼西走廊阻擊戰,但還是敗下陣來,這已經使林彪無法向毛澤東交待。 同時數次的失敗也使林彪在東北民主聯軍中的威信有了極大的損害,幹部們在私下裡開始竊竊私語。 軍事上的失敗也為東北局的班子投下陰影,林彪初到東北任職為民主聯軍司令員,但民主聯軍政委是彭真,而且彭真還是東北局的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而林彪當時還只是東北局的副書記,軍事上的失敗必然要導致領導班子的分歧。 其實林彪的窘境也有客觀情況。當時林彪和蔣介石的部隊都是由關裡匆忙調到關外,但兩軍的裝備有著天壤之別。延安當時輕信了先頭部隊的回報,認為東北戰利品遍地,蘇軍會幫助八路軍,所以指示出關的部隊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要求將武器留在當地重新組織隊伍,所以來到東北的各地隊伍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以秀水河子戰役的主力山東第一師為例,全師7200人,只有各種長短槍3500支,輕機槍125挺,重機槍12挺,小炮30門。 反觀國民黨的軍隊,盡為齊裝滿員的美械裝備。在秀水河子與林彪交手是國民黨第十三軍,從軍到營的編制均為三三制,每營為四連,全軍3萬人,常常是國民黨一個團就敢衝擊林彪的一個師。 此時的林彪對對上、對下、乃至面對東北局,都急需一次戰績,平息各種議論,穩住東北戰局。但在哪呢?他盯住了秀水河子。 2月份敵十三軍八十九師二六六團、二六五團一個營及師屬山炮連、汽車連合計1600人進駐於此,為林彪創造了條件。 林彪為此調動了他所能調動得一切力量。參戰部隊有民主聯軍直屬的第一師、第三師第七旅、保一旅一個團共計六個團,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 戰前林彪將自己的指揮所設立在五龍山下,此地距離秀水河子有十餘公里,從瀋陽到秀水河子的路上能看到此山。秀水河子戰場同時組建前線指揮部,由七旅和一師的彭明治、梁興初任正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