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低吳楚,眼空無物”的白崇禧也十分珍惜自己幾十年在鋒口刀尖上博來的聲譽。
白崇禧起初拒絕出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在蔣介石的一再催促下,白崇禧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即“守江必守淮”,華中只能有一個“剿總”,總部設在蚌埠,以華中部隊運動於江淮之間,進行攻勢防禦。對此,蔣介石的答覆是,徐州將來另設一“剿總”,由劉峙負責。
“華中兵力如此分割使用,將來必敗無疑。”白崇禧拒不受命,躲到上海。蔣介石派白崇禧的密友、原桂系中堅人物黃紹去滬挽留白崇禧。黃一到上海,即與白崇禧密談。白崇禧說道,“如果是那個人派你來的,那我們就沒有什麼好談了。”白崇禧顯然對蔣介石心懷餘怨。
“當然是那個人派我來,但我的來意你並不是全部知道。”黃紹意味深長地說。
一待白崇禧安靜下來,黃紹便開門見山地說:“你在南京做國防部長,不是像籠中鳥一樣麼?現在老蔣把籠門開啟,放你出去,你還不快快地遠走高飛?將來時機成熟,你就可以制定形勢,迫蔣下臺,讓德公(李宗仁字德鄰,稱德公)出來收拾局面,我們豈不是大有可為嗎?”白崇禧心竅大開,立即束裝就道,走馬上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就設在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
第63節:中共舉行“和平談判”
1949年1月26日蔣介石“引退”溪口後,李宗仁代總統主持大局。白崇禧為贏得軍事上的準備時間,阻止我軍渡江,推遲與四野主力決戰,建議李宗仁與中共舉行“和平談判”。
4月6日,白崇禧專程飛抵南京,詢問“中共對渡江有什麼決策?”
李宗仁回答:“中共方面態度堅決,提出政治解決要過江,軍事解決也要過江。”說完,他遞給白崇禧一份報紙,上面登載了林彪以“平津前線司令員”身份發表的長篇談話:
我覺得全中國人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和平的問題,而是真和平與假和平的問題以及以什麼方式取得和平的問題。國民黨反動派今天所玩弄的“和平”,是在他們所發動的反革命的萬惡的內戰已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提出的。國民黨反動派向無誠意,盡人皆知。兩年零八個月以前,國民黨不顧中共與全國人民的和平願望,不顧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毛主席親訪重慶,不顧雙十協定、停戰協定與政協決議,不顧中國共產黨的再三警告,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援下,發動了這場戰爭。但是,戰爭的結果,國民黨在全國各戰場已喪師約五百萬,國民黨在長江以北已全線潰敗,在長江以南也已不可能組織什麼戰略性的戰場,他們已沒有大的力量進行大的戰爭了。國民黨必敗,這是我們早已肯定了的……
全國人民所要求的和平,是人民的和平,不是南北朝式的和平。就是說,必須全部實現毛主席八項條件,必須徹底摧毀反動勢力,必須交出政權,必須改編所有反動軍隊。這樣的和平,才是對中國人民有利的。我們中國共產黨與人民解放軍,在與全國人民密切聯絡的條件下,有完全足夠的軍事力量,在短期內掃平全國一切反動派,全部實現毛主席的八項條件。但是,為了減少戰爭的破壞,儘量儲存人民的人力物力,我們正在採取和平解決的方法。北平問題的和平解決,就是這一方法的成功榜樣。我們熱烈歡迎北平式的和平,對於不肯接受北平方式實現和平的任何反動勢力,我們只好用天津方式來解決!
林彪當時參加了中共和談代表團,是位列周恩來、林伯渠之後的第三號人物,專門負責軍事問題的談判。他的長篇談話,歸納成一句話,就是“不投降就消滅”。
白崇禧看過報紙,大失所望,說:“他們一定要過江,那仗就非打不可,還談什麼!”
形勢留給他“不降即戰”這一條路。他決心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領,精心策劃華中防禦戰線,力爭再打一個彪炳史冊的“四平街之戰”。他也知道,1949年與1946年已是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主客易勢,強弱換位,今天的林彪擁軍百萬,銳不可擋,企圖一戰潰敵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美夢。白崇禧只求為桂系,也為自己多儲存一些實力和地盤,守住中南及華南半壁江山,當個“華中王”和“華南王”也好。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解放南京及江北、江南廣大地區後,白崇禧集團共六個軍積極佈防於長江中游南岸,企圖憑藉長江天險,阻止四野渡江南進。四野先遣兵團和江漢、桐柏軍區等部,在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統一指揮下,以一部兵力於15日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