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二郎山稱之為長征中最艱難的行軍之一。
二郎山位於瀘定、天全、榮經三縣的交界處,北接夾金山,西連大雪山,據說是《西遊記》中二郎神修煉成仙的地方,故得此名。當地一首小曲這樣唱著:
二郎山,高萬丈,
石頭荒草遍山崗。
羊腸小道難行走,
康藏交通被它擋。
1935年6月1日,林彪率紅一軍團前衛部隊一師強攻二郎山險隘——飛越嶺,開啟了北進的必經之路,後續部隊陸續到達二郎山地區,向抱桐嶺前進。
抱桐嶺是一片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青藤盤繞,腐草爛葉遍地,野豬毒蛇亂竄。6月初,天公不作美,一連幾天大雨滂沱,一股令人難以忍受的瘴氣在林中瀰漫開來。就在這陰森恐怖的原始森林中,許多戰士無聲無息地死去。以致一年後,當毛澤東會見美國記者斯諾時,還痛惜不已:“在那裡,有一個軍團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馱畜,好幾百人倒下去,再也起不來了。”
林彪本人並沒在二郎山逗留,他率一師繞過天全,奔襲蘆山。在蘆山城外十幾裡處,一師又透過了一座鐵索橋。不苟言笑、正經古板的軍團長在這座鐵索橋上出了一次洋相。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紅一師師長李聚奎回憶道:
在離蘆山城約十幾裡地的地方,我們過了一座鐵索橋。這個鐵索橋同瀘定橋相比小得多,可是它卻是我師進入川康地區以來第一次過鐵索橋。由於大家都沒有過鐵索橋的經驗,人一踩上橋,就像打鞦韆一樣,左右搖晃。
當時林彪和我師在一起行軍。因為他是從瀘定鐵索橋走過來的,所以大家都想看看他是怎麼走鐵索橋的。不料他的雙腳剛踏上鐵索橋,整個身子就搖晃起來,差一點摔倒了。走在他前面的警衛員趕緊用手拉他,可是越是前面有人拉,他就越邁不開步。不曉得他是怎麼過瀘定鐵索橋的。
後來還是生長在江邊的同志說,走鐵索橋如同在江中小船上行走一樣,必須隨著鐵索的顫動邁步,才能走得開。果然部隊陸續地過去了。
紅一軍團到達蘆山時,川軍已棄城退到羅純山一帶。林彪決定由陳光率四團帶電臺先走,限令6月12日前到達懋功,劉亞樓率五團跟進,林彪、聶榮臻率軍團部和紅三軍團彭雪楓師尾隨其後。
6月12日,林彪等率部行進至夾金山腳,接到陳光、楊成武發來的電報,得悉他們已與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李先念部會師,三十軍二十五師韓映山部已於8日攻佔懋功。訊息傳來,全軍歡騰。林彪、聶榮臻立即透過電臺將喜訊報告毛澤東。毛澤東電令林彪“繼續前進”。
林彪率眾從大磽磧方向攀登夾金山。夾金山海拔四千五百米左右,中午前後,天氣驟變,先是大霧,然後是毛毛細雨,轉眼又下起鵝毛大雪,隨風狂舞。聶榮臻開過刀的腳化膿了,躺在擔架上。林彪低著頭,悶聲不吭地一步一步挪動著,不一會兒,他們兩人就被風雪隔開了。
6月13日,聶榮臻翻過了夾金山,林彪卻遲至14日才下來。這幸虧了忠心耿耿的警衛員,林彪才沒倒下。由於身體虛弱、缺氧和高山反應,林彪在夾金山頂幾次失去知覺,昏迷過去,警衛員們合力把他背下山。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此刻,毛澤東心頭縈繞著一個問題:一、四方面軍會合後的情形會如何呢?一個是久經休整,兵強馬壯;一個是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為此,毛澤東指示林彪所轄紅一軍團要主動搞好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的團結。他親自為一軍團擬定了三條標語,供兩軍會師後用:
第30節:四方面軍是一家人
一、四方面軍是一家人!
會師的勝利證明我們的紅軍是不可戰勝的!
歡迎張主席!
與此同時,毛澤東電令林彪、彭德懷統領的一、三軍團所部向不同方向前進。
對於這一舉動,有些史學家認為,毛澤東“也許並不是不相信張國燾,但他在採取防範措施。他們兩人已有十二年沒有見面,關係歷來不密切”。與張國燾共事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善耍權術、血腥味極濃的鐵腕人物,四方面軍中凡是反對他的人,都被冠以各種罪名除掉了。在“肅反”的口號下,張國燾殺害了數以千計的幹部。現在,張國燾走到了自己的身邊,毛澤東、林彪該如何應付呢?
6月16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進駐懋功地區。懋功,又名小金,是一座四周被雪山環抱的小縣城,只有幾百戶人家,居住著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