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法與遼東形成配合”,也不算怎麼虧。因為那爛地級別的交通設施,本來就不能指望陸路支援到中原戰場。沒有期望也就沒有失望。

考慮完如何“不把吃到嘴裡的遼東吐出來”後,下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去了漢中會不會面臨未來向外發展的困難?

這也是不得不慎的。

哪怕沒讀過什麼書、只是打打《三國志戰略版》這種手遊的後世小白,都知道一條樸素的道理:蜀道難,入蜀容易出蜀難。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後勤補給困難,那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教訓,哪怕智謀強如李素,也得如臨大敵認真對待。

他當然不會意淫什麼“如果跟魏延一樣才用子午谷奇謀就能贏”的速勝論了。

不過,在通盤考慮之後,李素覺得他面臨的形勢跟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很不一樣的。

正如後世譙周覆盤諸葛亮北伐的《仇國倫》寫的那樣——別看譙周這人人品比較投降派,但是文章裡面有一兩點道理還是很精闢的。

那就是譙周認為:由蜀伐關中,在“秦末之世”的世界格局下,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漢高祖劉邦成功了。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時,天下的格局已經不是“秦末之世”而是“戰國之世”。

譙周對這兩種世界架構的認定區別,就在於秦末之世是“天下所有政權都草創未久、誰都沒建立起權威,所以天下人心歸附的變化很容易”,劉邦面對的不是統一的項羽,而僅僅是根基不穩的關中三王,一擊得手就有了。

而戰國之世則是“天下各國立國已久,天下百姓也都習慣了歸屬於自己的君主”,就像諸葛亮後面幾次北伐時,面對的都是穩定存在的、整合了整個北方的魏國,所以不行。

事實上這一點諸葛亮自己也知道,當初他最理想主義的北伐方略,就是要先有“待天下有變”這個先決條件,然後再出師。比如你得等到北朝剛死了皇帝朝局不穩、或者是有司馬叛魏、魏宗室反撲內戰等等。

連以劉禪的智商,後來給姜維的北伐詔書都寫了“不要徒耗兵力,需待吳先舉動”,可見劉禪都知道不能單挑穩定狀態的魏,一定要等到“有變”。

只是到了實際執行層面,諸葛第一次北伐大好機會卻沒成功,而後面幾次已經沒有了突然性和“天下有變”的條件,但諸葛亮自己也知道壽命不久等不得了,才強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但李素今天要是能讓劉備入川,將來北伐時的根本設定就截然不同了——因為李素有把握讓劉備得到一個“秦末之世”的天下格局,而非“戰國之世”。

他提前了三十年北伐,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穩固北方,而是董卓,甚至再苟一點可以只面對李傕郭汜。李傕郭汜這兩人歷史上還有內訌的可能性。

在這種天下人還習慣了漢的統治、任何軍閥都沒建立起超過兩代人的穩固人心的情況下,可不就是“秦末之世”麼!

想明白這兩點後,李素在心中暗忖總結:“所以,自閉保住遼東不是問題,將來的北伐也不是問題。眼下就只剩最後一個去漢中的難題——

奪取了益州之後,會不會跟歷史上劉備奪劉璋時那樣,落下‘奪同宗之基業’的罵名?會不會對劉備積累了半輩子的仁德形象和凝聚力感召力形成打擊?”

這也是不得不慎的。

別看《三國演義》上把劉備奪劉璋後寫得名望並無損害,可事實上按正史,當時益州甚至荊州的人心都是有些浮動的,讀書人階層的動搖尤其厲害。

仁德人設如果崩塌,是一個很大的無形資產損失。

但稍微想了一會兒之後,李素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也能迴避,迴避的關鍵,就看到時候怎麼操作朝廷了。

只要最終告劉焉的狀告得好,那劉備就是“奉天子明詔討大逆僭越之臣劉焉”,這跟師出無名的“奪同宗之基業”,在大義名分上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這裡也有一個操作的關鍵,那就是你這個天子明詔最好早點拿到。

漢靈帝活著的時候估計不可能,最好是打點時間差,在靈帝駕崩後、少帝繼位而何進又還沒被殺的那幾個月,討到這份“調劉焉回京述職查問”的詔書。

最晚最晚,不能晚於獻帝繼位、而諸侯還未開始討董之前。那樣的話,天子詔書的含金量依然是非常高的(儘管比何進輔少帝那幾個月要稍微降低一點)

因為群雄討董一旦開始,那你再拿天子明詔,劉焉也有可能以“這份天子明詔不是天子本意,而是賊臣董卓挾天子發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盛世邪妃

盛世邪妃

奔跑的風聲
關於盛世邪妃:冷魅兒,命定現代隱士家族接班人。因意外,魂魄穿越萬族並存的異世,成了青龍國丞相府懦弱可欺的廢材七小姐。再睜眼,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蹈光養晦,鋒芒畢露,狂傲肆意,更是遇到了冷酷邪魅的他。罵我者,抽之;欺我者,砍之;至於愛我者嘛,也要看你符不符合本小姐我的擇偶標準,入不入得本小姐的眼……魅兒,忍得好辛苦捏,怎麼辦?/某男強忍著身體的渴望,可憐兮兮的望著懷裡的女主,俊朗邪魅的臉上寫滿
仙俠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