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招牌,只有一塊簡陋的塑膠燈箱寫了“住宿”兩個紅字,簡單的擺在門口。
我們把車停下,進去繞過簡陋的前臺(如果那玩意一定要叫前臺的話),忽然就發現豁然開朗,走廊裡面出現了非常考究的歐式裝修,地板全部是實木的,走廊兩邊掛滿了油畫。小花告訴我,這就是他們在成都的盤口,這招待所不對外經營,你要來問所有時候都沒房間,招牌只是個幌子,裡面都是南來北往的夥計。
我們各自進了房間,洗了澡放鬆了一下,當地的一個四川堂口的夥計就帶我們去吃韓包子,又逛了幾條老街,晚上夜宵吃的是一家牛油火鍋,我靠我第一次知道夜宵也吃火鍋,幾乎沒暈過去。
這算是典型的走馬觀花式的體驗,以最快的時間領略當地的特色,說起來我是客人,小花是主人所以習慣性的帶我草草走了一圈,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離開成都,上了高速公路。一路無話,這段時間,我早就喜歡了這種長途跋涉,小花也沒有故意找我聊天什麼的,但是不知道,我沒有覺得什麼陌生和尷尬,也許是因為我的背景是在太相似了,我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另一面。
就這樣,我們各自凝望著窗外,或者閉目而眠,看著那些山,那些雲,那些天。景色慢慢變化,山越來越高,路越來越難窄,每次醒來,都會發現四周的越來越山野。當天晚上,我們下來換上越野效能更好的黃沙車,正式進入山道之中。在黑夜中又開了一夜。
終於,第二天的清晨,等我從顛簸中醒來下車透氣,第一眼,我就看到了傳說中的那四座連綿的雪山。
“四姑娘山。”開車的司機道:“東方的阿爾卑斯。”
我站在環山公路的邊緣,再邁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前面的視野極其好,我看著前方一片翠綠的山峰,以及之後,那純白巍峨的巨大雪山,深綠和雪白從來沒有如此融洽,也許也只有大自然能調出如此不同但又匹配的景色,一切雲霧繚繞,美的讓人顫抖。
然而這種美卻沒有一種霸氣之感,反而覺得十分的柔美神秘,四姑娘山,你們孤獨的矗立在那裡,在想什麼呢?
我不禁為自己忽然而來的抒情感覺到奇怪,以前和胖子去過不少美好的地方,但是在我剛有感觸的時候,總會被胖子的妙語幹倒,難得這次和他分開,感覺竟然是這麼的不同。也許我適合去寫點矯情的東西,而不是那麼實在的盜墓賊。
“這是大姐,這是二姐、三姐,那是么妹,么妹最高最漂亮,六千多米高。”司機繼續道,“我們叫它四姑娘,這兒一帶全是羌民和藏民,我們去的地方羌民很多,記得不要坐在他們的門檻上,也不要去碰他們的三腳架。”
“三角架是什麼?”我問。
“每個羌民家裡,都有一個鍋莊,看起來就是一個三角架。他們叫它希米,希米上掛了個鐵鍋,下面是篝火,那是萬年火,永世不息,幾萬年前他們的火神留給他們的火種所蔓延開來的火,所以,那火是很神聖的,我以前有的朋友,往火堆裡吐了口痰,然後……”小花一邊刷牙一邊道,“我買了一百多隻羊才把他帶出來。”
“你以前來過這裡?”我有點奇怪。
他朝我笑笑:“說來話長,那是我自己的一些事情,你不會想知道的。”
我看著她的表情,就覺得更加的矯情,不過吸了口清新的空氣,感覺在大清早,矯情一下也不錯。
最後一段路要靠摩托才行,我們叫了幾個當地人開摩托,談了錢把那些東西全部都搬下車,來到了離公路最近的一個村裡,在村子裡找尋有沒有沒有出去打工的剩餘勞力,僱了三四個人,冒充是攝影記者,讓他們幫忙做一些搬搬抬抬的事情。又包了幾輛摩托,把所有人都往山裡的另一個村子運去。
在當年霍仙姑來這裡的時候,這裡真正是深山老林,現在比當時要好的多了,雖然也經歷了很多的麻煩,但是總算是在到達四川的第三天,進到了他們之前說的那塊懸崖附近,這裡離最近的鄉只有半天的路程。此時胖子和悶油瓶應該還在往山裡的路上。
這種感覺和在巴乃非常相似,讓我稍微心定了一些,我們用騾子把所有的裝備全部貼身帶著前進,沿著懸崖的根本走,很快,就發現了懸崖上開始出現山洞,一個接一個,有些地方密集的要命。“有些洞都被那些樹遮了,其實上面的洞還要多。”當地人就告訴我們,這種滿是洞的山壁,四周的山上到處都是。
我問小花怎麼樣?知道哪個是當年他們找到帛書的洞穴嗎?小花就搖頭,“老太太當年也不是自己上來的,而且這麼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