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北線的公孫瓚也頻頻給袁紹製造麻煩,他大修易水防線。袁紹不敢等閒視之,命令義配合劉虞的兒子劉和以及劉虞的舊部鮮于輔等攻擊公孫瓚。袁紹的主力全部壓在這兩條戰線上,沒有力量前來護駕。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袁紹對當今天子有所不恭,不僅多次試圖另立他人,而且揚言天子的血統有問題,不是合法繼承人。對於這些,劉協肯定早有耳聞,所以對郭圖一行態度也較為冷淡。
雙方沒有商談下一步如何行動,郭圖到大陽看了看就走了。
但是,在郭圖看來,獻帝此時已走投無路,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就有可能落於他人之手,比如袁術,或者劉表,甚至是呂布和劉備,到那時候將對袁紹集團更加不利。據《三國志》記載,郭圖回到東武陽前線,向袁紹報告此行情況,建議把獻帝一行迎接到鄴縣來。但是,袁紹沒有接受這個建議。
《獻帝傳》一書的記載與此有所不同,該書提出迎接獻帝來鄴縣建議的是冀州本土派代表沮授,而持反對意見的是郭圖和淳于瓊等人。郭圖、淳于瓊認為:“漢室陵遲,為日已久,現在要重新振興,那是多麼困難的(今欲興之,不亦難乎)!現在各路英雄據有州郡,個個人多勢眾,正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為王。如果迎接天子到自己身邊來,以後幹什麼事都要先請示報告(動輒表聞),如果聽天子的就削弱了自身的權力,不聽天子的就是違命,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以往論者多以為郭圖、淳于瓊此番談論實屬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一點,沒有著眼於長遠,結果讓袁紹錯失了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機會。但是,如果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他們此番談論也未必全無道理。
不管怎樣,袁紹集團內部對是否迎接天子的問題產生了分歧,加上袁紹對獻帝劉協潛意識裡不大接受,又有當前南北兩線戰事的困擾,於是,目前距離天子最近、實力最強的袁紹集團暫時放棄了迎接天子的打算。
獻帝一行在河東郡一直待到了六月份,天氣已經很熱了,才在張楊的建議下,楊奉、韓暹重新和好,一塊護送天子到洛陽。
七月一日,獻帝一行終於進了洛陽,此時距上一次離開共五年四個月零十五天。至此,天子一行算是徹底擺脫了涼州軍的控制。
李、郭汜等涼州軍閥的最後結局這裡也作以簡單交待。三年後,已經迎接獻帝定都許昌的曹操開始經營關中,派裴茂到長安,聯絡當地將領攻擊李,把他殺了,夷滅三族。郭汜一直退守在塢,實現著老領導董卓當年制定的踞守塢以觀天下的宿願,他的部將五習背叛了他,把他殺死。
張濟率所部輾轉到了南陽郡,他在轉戰途中被殺,所部由他侄子張繡率領。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南投劉表,劉表讓張繡駐防在南陽郡一帶,成為自己的北部屏障。
此外,李樂和胡才留在河東郡,胡才以後被仇家殺死,李樂病死。
現在,呈現在劉協眼中的洛陽已是滿目瘡痍,這個當年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南北二宮多成瓦礫,罕有人跡。城裡只有已故宦官趙忠的住宅可住,獻帝一行把這個地方作為臨時行宮。
趙忠這個人好像特別熱衷於投資房地產專案,當初韓馥讓位於袁紹後,搬離位於鄴縣的州政府,住的也是趙忠的住宅。
獻帝下詔,大赦天下。張楊等人在南、北二宮裡尋找相對完整的宮殿,最後在南宮裡找到了一處,經過一番整修,獻帝搬了進去。張楊認為自己在迎接獻帝重返洛陽一事上功勞最大,於是將這座宮殿命名為楊安殿。
根據制度,除了北軍、中央禁衛軍、守護皇城的衛尉、執金吾等部隊外,其餘武裝力量不得常駐京師。張楊帶頭執行這個制度,主動撤退至他的大本營,位於黃河北岸的野王,另一個實力派楊奉無奈,只好跟著撤了出去,駐紮在洛陽以南的梁縣(今河南臨汝)。董承和韓暹負責京師的守衛。獻帝下詔,擢升張楊為大司馬,這是一個很崇高的職務,此前劉虞曾擔任過。擢升韓暹為大將軍,同時兼任司隸校尉。擢升楊奉為車騎將軍。以上各位,都享受“持節”的殊榮,即可以代表天子視察工作,任命一定級別的官職,代表天子釋出一些命令。
張楊和楊奉之所以願意撤出洛陽,並不是他們高風亮節,而是看到了一個現實問題已經擺在面前:洛陽城中糧食極度短缺。
此時的洛陽,除了天子、百官及守衛部隊之外,已經沒有什麼百姓,也找不到吃的東西。獻帝不得不下令尚書檯的秘書(尚書郎)以下的公職人員到洛陽郊外挖